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大学英语女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3页
第一章 导论第13-76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第13-15页
  一、研究缘起第13-14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第二节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第15-68页
  一、概念界定第15-19页
  二、相关理论第19-43页
  二、相关文献综述第43-66页
  三、文献综述的启发第66-68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问题和方法第68-76页
  一、研究思路第68-69页
  二、研究问题第69页
  三、研究方法第69-73页
  四、研究对象第73-74页
  五、写作风格和论文结构第74-76页
第二章 大学英语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历史背景第76-121页
 第一节 中国女性价值观的演变第76-81页
  一、中国古代的女性价值观第76-77页
  二、近代到改革开放前的女性价值观第77-79页
  三、改革开放后的女性价值观第79-81页
 第二节 大学女教师队伍的演变第81-93页
  一、1949年之前第81-82页
  二、1949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时期第82-83页
  三、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第83-84页
  四、改革开放后大学女教师的职业发展现状第84-93页
 第二节 大学英语课程及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第93-121页
  一、大学英语课程的发展第93-97页
  二、大学英语的学科归属第97-105页
  三、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第105-118页
  四、大学英语女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现状第118-121页
第三章 大学英语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现状——基于调查的分析第121-143页
 第一节 调查目的和范围第121-122页
 第二节 调查数据及分析第122-141页
  一、职业结构第122-126页
  二、职业生涯发展现状第126-141页
 小结第141-143页
  一、职业生涯发展差强人意第141页
  二、社会文化环境对事业家庭观的塑造第141-142页
  三、社会经济环境对于职业生涯发展的驱动第142页
  四、对质性研究的启示第142-143页
第四章 职业生涯的起步——基于个案的分析第143-177页
 第一节 大学英语女教师职业选择的不同缘起第143-160页
  一、A教师:"我喜欢,所以我选择"第143-145页
  二、B教师:被动下的主动选择第145-148页
  三、C教师:学历越高,就业之路越窄第148-150页
  四、D教师:从"无奈"到"投入"的蜕变第150-153页
  五、E教师:师范的"诱惑"第153-154页
  六、F教师:为兴趣而放弃,为家庭而"回头"第154-157页
  七、G教师:"跳出农门"的选择第157-160页
 第二节 职业选择的个人因素分析第160-167页
  一、兴趣第160-161页
  二、职业价值观第161-164页
  三、教育经历第164-166页
  四、家庭第166-167页
  五、重要他人第167页
 第三节 职业选择的社会因素分析第167-175页
  一、大学教师的职业地位第168-169页
  二、女大学生的就业第169-172页
  三、对大学英语女教师的社会期望第172-175页
 小结第175-177页
  一、对女性的角色期待窄化了高学历女性的职业选择第175页
  二、重要他人影响了大学英语女教师的职业选择第175-176页
  三、大学英语课程的发展为女性进入大学教师队伍创造了契机第176-177页
第五章 职业生涯的征途——基于个案的分析第177-315页
 第一节 A的个案——"先成家、后立业"第177-199页
  一、个人环境影响第177-190页
  二、组织环境因素第190-196页
  三、专业成长需求第196-198页
  四、职业生涯阶段第198-199页
 第二节 B——年轻的"老教师"第199-214页
  一、个人环境因素第199-202页
  二、组织环境因素第202-213页
  三、专业成长需求第213页
  四、职业生涯阶段第213-214页
 第三节 C教师——痛苦的成长者第214-230页
  一、个人环境因素第215-219页
  二、组织环境因素第219-229页
  三.专业成长需求第229-230页
  四.职业生涯阶段第230页
 第四节 D教师——智慧的投资者第230-244页
  一、个人环境因素第230-235页
  二.组织环境因素第235-242页
  三.专业成长需求第242-243页
  四.职业生涯阶段第243-244页
 第五节 E教师——得过且过的"失意者"第244-261页
  一、个人环境因素第244-249页
  二.组织环境因素第249-257页
  三、专业成长需求第257-258页
  四、职业生涯阶段第258-261页
 第六节 F教师——心甘情愿的"自我牺牲者"第261-273页
  一、个人环境因素第261-265页
  二、组织环境因素第265-270页
  三、专业成长需求第270-272页
  四、职业生涯阶段第272-273页
 第七节 G教师——奋斗不息的"女强人"第273-298页
  一、个人环境因素第273-285页
  二、组织环境因素第285-296页
  三、专业成长需求第296-297页
  四、职业生涯阶段第297-298页
 小结第298-315页
  一、个人环境因素导致了职业生涯发展的个性特征第298-304页
  二、组织环境因素导致了职业生涯发展的共性特征第304-315页
第六章 大学英语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与改善途径第315-335页
 第一节 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第315-324页
  一、"生命"与"生涯"的交互影响第315-318页
  二、时间和空间的交互影响第318-321页
  三、现代与传统在生涯观中的矛盾统一第321-324页
 第二节 大学英语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改善途径第324-335页
  一、职业生涯发展环境的改善第324-331页
  二、大学英语女教师身份的科学构建第331-335页
后记第335-339页
参考文献第339-358页
附录1 大学英语教师调查问卷第358-362页
附录2 访谈提纲第362-363页
附录3. 访谈知情同意书第363-364页
附录4 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地区和高校分布第364-366页
致谢第366-368页

论文共3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代藩府刻书研究
下一篇:巴赫金言语体裁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