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其他花卉类论文--观叶植物论文

彩叶芋EMS诱变材料的SCoT分子标记鉴定及抗寒性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9-19页
    1.1 彩叶芋的生物学特性及观赏价值第9-10页
    1.2 离体诱变第10-13页
        1.2.1 概述第10-11页
        1.2.2 EMS诱导突变体的原理及应用第11页
        1.2.3 变异植株的鉴定第11-13页
    1.3 分子标记技术第13-15页
        1.3.1 分子标记技术原理及应用第13-15页
        1.3.2 分子标记技术在花叶芋属植物中的应用第15页
    1.4 低温胁迫下观赏植物的抗寒性研究第15-19页
        1.4.1 低温胁迫对植物外部形态的影响第16页
        1.4.2 低温胁迫对细胞膜系统的影响第16-17页
        1.4.3 低温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第17-18页
        1.4.4 低温胁迫对植物渗透物质的影响第18-19页
第2章 引言第19-21页
    2.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9-20页
    2.2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3章 诱变材料的表型观察及抗寒性初步调查第21-27页
    3.1 试验材料第21页
    3.2 试验方法第21页
        3.2.1 M0代第一生长周期表型观察第21页
        3.2.2 M0代第二生长周期表型观察第21页
        3.2.3 M0代第一生长周期表型变异株的抗寒性调查第21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1-25页
        3.3.1 表型变异株的筛选第21-24页
        3.3.2 M0代第一生长周期表型变异株的抗寒调查第24-25页
    3.4 讨论第25-27页
第4章 表型变异株SCoT分子标记鉴定第27-43页
    4.1 试验材料第27页
        4.1.1 植物材料第27页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27页
    4.2 试验方法第27-31页
        4.2.1 彩叶芋DNA的提取第27-28页
        4.2.2 单因子实验第28页
        4.2.3 SCoT-PCR反应因素的正交设计第28-29页
        4.2.4 退火温度及循环次数的确定第29页
        4.2.5 反应体系稳定性验证第29-30页
        4.2.6 彩叶芋变异株SCoT分子标记及聚类分析第30-31页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1-41页
        4.3.1 改良CTAB法对彩叶芋DNA提取效果分析第31页
        4.3.2 彩叶芋SCoT-PCR优化体系分析第31-38页
        4.3.3 变异株的多态性分析第38-39页
        4.3.4 10份彩叶芋材料SCoT扩增多态性及聚类分析第39-41页
    4.4 讨论第41-43页
第5章 变异株的抗寒性分析第43-55页
    5.1 试验材料第43页
    5.2 试验方法第43-46页
        5.2.1 试验设计第43页
        5.2.2 相关生理指标测定第43-46页
        5.2.3 数据处理第46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46-53页
        5.3.1 低温胁迫下彩叶芋叶片形态的变化第46-47页
        5.3.2 低温胁迫对彩叶芋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第47-48页
        5.3.3 低温胁迫对彩叶芋SOD活性的影响第48-49页
        5.3.4 低温胁迫对彩叶芋POD活性的影响第49-50页
        5.3.5 低温胁迫对彩叶芋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第50-52页
        5.3.6 低温胁迫对彩叶芋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第52-53页
    5.4 讨论第53-55页
第6章 总结第55-57页
    6.1 结论第55-56页
    6.2 下一步计划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5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5-67页
缩略词第67-69页
致谢第69-71页
附图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扁桃苷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下一篇:魔芋expansin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