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6-12页 |
| 一、选题意义 | 第6-7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 三、研究特色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吉纳斯特拉与《阿根廷舞曲》的背景介绍 | 第12-16页 |
| 第一节 吉纳斯特拉的生平概述 | 第12-15页 |
| 第二节 《阿根廷舞曲》的创作背景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阿根廷舞曲》的音乐特征 | 第16-36页 |
| 第一节 传统的曲式结构 | 第16-21页 |
| 一、《老牧牛人之舞》(Danza delviejo boyero) | 第16-18页 |
| 二、《婀娜的少女之舞》(Danza delamoza donosa) | 第18-19页 |
| 三、《狂野的高楚牧人之舞》(Danzadel gaucho matrero) | 第19-21页 |
| 第二节 民族特有的音乐元素 | 第21-29页 |
| 一、民间舞曲节奏的创造性运用 | 第22-26页 |
| 二、民谣旋律的吸收与转化 | 第26-28页 |
| 三、吉他和弦的使用 | 第28-29页 |
| 第三节 现代的创作特征 | 第29-36页 |
| 一、双调性 | 第29页 |
| 二、平行音程和平行和弦 | 第29-32页 |
| 三、节奏与节拍 | 第32-36页 |
| 第三章 《阿根廷舞曲》的演奏诠释 | 第36-46页 |
| 第一节 《阿根廷舞曲》的审美特征 | 第36-38页 |
| 第二节 演奏重、难点分析 | 第38-46页 |
| 一、打击乐音响效果的呈现 | 第38-40页 |
| 二、不同触键方式的处理 | 第40-42页 |
| 三、力度层次的丰富多变 | 第42-46页 |
| 结语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