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极限承载力的中承式拱桥鲁棒性分析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8页 |
1.2 国内外结构鲁棒性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结构鲁棒性定义及评价指标 | 第23-32页 |
2.1 鲁棒性的定义 | 第23-24页 |
2.2 鲁棒性评价指标 | 第24页 |
2.3 基于结构属性的鲁棒性指标 | 第24-26页 |
2.3.1 良构度 | 第24-25页 |
2.3.2 广义刚度矩阵 | 第25-26页 |
2.3.3 刚度矩阵行列式 | 第26页 |
2.4 基于结构性能的鲁棒性指标 | 第26-31页 |
2.4.1 基于位移的鲁棒性指标 | 第26-27页 |
2.4.2 基于承载力的鲁棒性指标 | 第27-28页 |
2.4.3 基于能量的鲁棒性指标 | 第28-29页 |
2.4.4 基于可靠度的鲁棒性指标 | 第29-30页 |
2.4.5 基于风险的鲁棒性指标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袁泽桥有限元模型及极限承载力分析 | 第32-46页 |
3.1 工程概况及有限元模型 | 第32-36页 |
3.1.1 工程概况 | 第32-34页 |
3.1.2 有限元模型 | 第34-36页 |
3.2 袁泽桥结构静力分析 | 第36-38页 |
3.2.1 荷载计算 | 第36页 |
3.2.2 静力分析 | 第36-38页 |
3.3 袁泽桥极限承载力分析 | 第38-45页 |
3.3.1 非线性问题 | 第38-40页 |
3.3.2 非线性方程组求解方法 | 第40-42页 |
3.3.3 收敛准则 | 第42-43页 |
3.3.4 极限承载力分析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袁泽桥鲁棒性分析 | 第46-61页 |
4.1 局部损伤时结构刚度矩阵的表达 | 第46-48页 |
4.2 五项拱桥鲁棒性量化指标 | 第48-49页 |
4.3 吊杆损伤结构鲁棒性分析 | 第49-58页 |
4.3.1 吊杆单根损伤 | 第50-51页 |
4.3.2 吊杆连续损伤 | 第51-58页 |
4.4 拱肋损伤结构鲁棒性分析 | 第58-59页 |
4.5 纵/横梁损伤结构鲁棒性分析 | 第59-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袁泽桥鲁棒性参数分析 | 第61-67页 |
5.1 吊杆构造形式对结构鲁棒性的影响 | 第61-63页 |
5.2 横梁布置间距对结构鲁棒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5.3 拱肋屈服强度对结构鲁棒性的影响 | 第64-65页 |
5.4 纵/横梁屈服强度对结构鲁棒性的影响 | 第65-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