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物化学论文

桑枝多糖提取与结构分析及生物活性探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4页
    1.1 概述第14页
    1.2 桑枝中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第14-17页
        1.2.1 黄酮类化合物第14-15页
        1.2.2 生物碱第15-16页
        1.2.3 多糖第16页
        1.2.4 其他化学成分第16-17页
    1.3 桑枝药用研究进展第17-20页
        1.3.1 降血糖第17-18页
        1.3.2 降血脂第18页
        1.3.3 抗炎症第18-19页
        1.3.4 抗氧化第19页
        1.3.5 免疫调节第19页
        1.3.6 肝脏、肾脏保护作用第19-20页
        1.3.7 其他药理活性第20页
    1.4 多糖类物质研究概况第20-23页
        1.4.1 桑枝多糖提取方法第21页
        1.4.2 桑枝多糖结构分析第21-22页
        1.4.3 桑枝多糖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第22-23页
    1.5 结束语第23-24页
第二章 引言第24-26页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4页
    2.2 主要研究内容第24页
    2.3 研究路线第24-26页
第三章 桑枝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检测第26-40页
    3.1 材料与试剂第26-27页
        3.1.1 生物材料第26页
        3.1.2 主要使用试剂第26页
        3.1.3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第26页
        3.1.4 主要使用仪器第26-27页
    3.2 实验方法第27-28页
        3.2.1 样品预处理第27页
        3.2.2 样品制备第27页
        3.2.3 样品除杂第27页
        3.2.4 测定方法第27页
        3.2.5 桑枝多糖提取及含量的测定方法第27-28页
        3.2.6 单因素实验第28页
        3.2.7 响应面优化提取条件第28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8-39页
        3.3.1 葡萄糖标准品的线性关系第28页
        3.3.2 桑树不同器官多糖含量第28-29页
        3.3.3 纤维素酶处理前后桑枝多糖含量对比第29-30页
        3.3.4 干桑枝和鲜桑枝多糖含量比较第30-31页
        3.3.5 料液比对桑枝多糖提取影响第31-32页
        3.3.6 提取温度对桑枝多糖提取影响第32页
        3.3.7 提取时间对桑枝多糖提取影响第32-33页
        3.3.8 提取次数对桑枝多糖提取影响第33页
        3.3.9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第33-35页
        3.3.10 响应面分析第35-37页
        3.3.11 99份桑树种质资源桑枝多糖含量测定第37-39页
    3.4 总结与讨论第39-40页
第四章 桑枝多糖单糖组成及结构分析第40-52页
    4.1 材料与试剂第40-41页
        4.1.1 生物材料第40页
        4.1.2 主要使用试剂第40页
        4.1.3 主要使用仪器第40-41页
        4.1.4 主要使用试剂及溶液配制第41页
    4.2 实验方法第41-42页
        4.2.1 桑枝多糖提取制备第41页
        4.2.2 超高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桑枝多糖单糖组成第41-42页
        4.2.3 红外光谱法第42页
        4.2.4 桑枝多糖热特性分析第42页
        4.2.5 扫描电镜观察桑枝多糖表面特征第42页
        4.2.6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2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2-50页
        4.3.1 桑枝多糖单糖组成分析第42-43页
        4.3.2 99份桑树种质资源桑枝多糖的单糖组成测定第43-46页
        4.3.3 桑枝多糖红外光谱分析第46-47页
        4.3.4 桑枝多糖热性能分析第47-48页
        4.3.5 桑枝多糖表面特征第48-50页
    4.4 总结与讨论第50-52页
第五章 桑枝多糖生物活性探究第52-72页
    5.1 材料与试剂第52-55页
        5.1.1 生物材料第52页
        5.1.2 实验试剂第52-53页
        5.1.3 主要使用仪器第53页
        5.1.4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第53-55页
    5.2 实验方法第55-61页
        5.2.1 桑枝多糖抗氧化实验第55-56页
        5.2.2 桑枝多糖抗菌实验第56-57页
        5.2.3 桑枝多糖抗炎实验第57-58页
        5.2.4 桑枝多糖抗肿瘤实验第58页
        5.2.5 桑枝多糖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影响第58-59页
        5.2.6 桑枝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第59-61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61-69页
        5.3.1 桑枝多糖抗氧化性分析第61-62页
        5.3.2 桑枝多糖抗菌性分析第62-63页
        5.3.3 桑枝多糖抗炎活性分析第63-64页
        5.3.4 桑枝多糖抗肿瘤活性分析第64-66页
        5.3.5 桑枝多糖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影响分析第66-67页
        5.3.6 桑枝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第67-69页
    5.4 总结与讨论第69-72页
第六章 综合与结论第72-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和参研课题第82-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线粒体DNA的长江上游四种薄鳅属鱼类遗传多样性研究
下一篇:青鳉Gfrα1a/b的cDNA克隆、表达模式及其在精原干细胞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