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论文

绍兴鉴湖文化景观历史变迁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1-24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1.1 风景名胜区历史变迁研究之意义第11页
        1.1.2 鉴湖文化景观历史变迁研究之目的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7页
        1.2.1 风景名胜相关研究第12-13页
        1.2.2 鉴湖相关研究第13-16页
        1.2.3 国外文化景观保护与实践相关研究第16-17页
    1.3 研究范围及论文框架第17-23页
        1.3.1 研究范围第17-22页
        1.3.2 论文框架第22-23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3-24页
        1.4.1 研究方法第23页
        1.4.2 技术路线第23-24页
2 文化景观变迁影响因素第24-33页
    2.1 自然机制第24-30页
        2.1.1 地形地貌第24-26页
        2.1.2 鉴湖水系第26-30页
    2.2 人文动因第30-33页
        2.2.1 政治因素第30页
        2.2.3 文化因素第30-31页
        2.2.4 经济因素第31-33页
3 文化景观变迁分期第33-35页
    3.1 萌芽期——先秦时期第33页
    3.2 初创期——秦汉时期第33页
    3.3 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第33页
    3.4 高峰期——隋唐时期第33-34页
    3.5 衰败期——两宋时期第34页
    3.6 恢复期——元明清时期第34页
    3.7 复兴期——民国至今第34-35页
4 鉴湖文化景观特征及变迁规律第35-110页
    4.1 穷山恶水、越地水利——东汉以前第35-40页
        4.1.1 历史概况第35-36页
        4.1.2 鉴湖水系情况第36页
        4.1.3 鉴湖文化景观资源第36-39页
        4.1.4 鉴湖文化景观特征第39-40页
    4.2 鉴湖开创、水系形成——东汉第40-46页
        4.2.1 历史概况第40-41页
        4.2.2 鉴湖水系情况第41页
        4.2.3 鉴湖文化景观资源第41-45页
        4.2.4 鉴湖文化景观特征第45-46页
    4.3 海内剧邑、早期发展——魏晋南北朝第46-51页
        4.3.1 历史概况第46-47页
        4.3.2 鉴湖水系情况第47页
        4.3.3 鉴湖文化景观资源第47-49页
        4.3.4 鉴湖文化景观特征第49-51页
    4.4 持续改造、文化全盛——隋唐第51-59页
        4.4.1 历史概况第51-53页
        4.4.2 鉴湖水系情况第53页
        4.4.3 鉴湖文化景观资源第53-58页
        4.4.4 鉴湖文化景观特征第58-59页
    4.5 围湖造田、鉴湖衰落——两宋第59-71页
        4.5.1 历史概况第59-60页
        4.5.2 鉴湖水系情况第60-63页
        4.5.3 鉴湖文化景观资源第63-70页
        4.5.4 鉴湖文化景观特征第70-71页
    4.6 运河水系、柯岩八景——元明清第71-94页
        4.6.1 历史概况第71-72页
        4.6.2 鉴湖水系情况第72-73页
        4.6.3 鉴湖文化景观资源第73-93页
        4.6.4 鉴湖文化景观特征第93-94页
    4.7 战乱之后、重新整顿——民国至今第94-108页
        4.7.1 历史概况第94页
        4.7.2 鉴湖水系情况第94-96页
        4.7.3 鉴湖文化景观资源第96-106页
        4.7.4 鉴湖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资源统计第106-107页
        4.7.5 鉴湖文化景观特征第107-108页
    4.8 鉴湖文化景观变迁规律第108-110页
5 总结与展望第110-112页
    5.1 总结第110页
    5.2 展望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6页
图表目录第116-118页
个人简介第118-119页
导师简介第119-120页
致谢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义乌市上溪镇美丽乡村精品线乡土特色表达研究
下一篇:商业建筑屋顶花园景观设计研究--以温州大西洋购物商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