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1 社会背景 | 第11页 |
1.1.2 经济背景 | 第11-13页 |
1.1.3 政策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1.1 屋顶花园的历史与发展 | 第14页 |
1.3.1.2 相关概述 | 第14-15页 |
1.3.1.3 案例分析 | 第15页 |
1.3.1.4 景观设计内容 | 第15页 |
1.3.1.5 实践分析 | 第15页 |
1.3.1.6 全文的总结与展望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1 文献研究 | 第15页 |
1.3.2.2 案例分析 | 第15页 |
1.3.2.3 实地考察 | 第15页 |
1.3.2.4 归纳总结 | 第15-16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5 相关概念 | 第17页 |
1.5.1 屋顶花园 | 第17页 |
1.5.2 商业建筑 | 第17页 |
1.5.3 商业建筑屋顶花园 | 第17页 |
1.6 国内外屋顶花园的相关研究 | 第17-25页 |
1.6.1 屋顶花园的起源 | 第17-20页 |
1.6.2 商业建筑屋顶花园的诞生 | 第20-23页 |
1.6.3 国内外屋顶花园的政策指导与规范条例 | 第23-25页 |
1.6.3.1 国外屋顶花园的政策引导 | 第23-25页 |
1.6.3.2 国内屋顶花园规范条例 | 第25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2 商业建筑屋顶花园相关概述 | 第26-48页 |
2.1 我国屋顶花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6-28页 |
2.1.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7页 |
2.1.1.1 绿化形式单调 | 第26页 |
2.1.1.2 设计定位模糊 | 第26页 |
2.1.1.3 养护管理技术落后 | 第26-27页 |
2.1.1.4 操作程序不规范 | 第27页 |
2.1.2 问题的根源分析 | 第27-28页 |
2.1.2.1 政策法规不完善 | 第27页 |
2.1.2.2 建造资金缺乏 | 第27页 |
2.1.2.3 技术不够健全 | 第27-28页 |
2.1.2.4 屋顶绿化观念意识薄弱 | 第28页 |
2.2 影响商业建筑屋顶花园景观设计的因素 | 第28-30页 |
2.2.1 自然因素 | 第28页 |
2.2.2 建筑环境 | 第28-29页 |
2.2.2.1 场地条件 | 第29页 |
2.2.2.2 当地材料 | 第29页 |
2.2.2.3 本土植物 | 第29页 |
2.2.3 服务人群 | 第29-30页 |
2.2.4 历史人文 | 第30页 |
2.3 商业建筑屋顶花园分类与功能 | 第30-36页 |
2.3.1 商业建筑屋顶花园的分类 | 第30-36页 |
2.3.1.1 按空间组织状况分类 | 第30-32页 |
2.3.1.2 按功能分类 | 第32-35页 |
2.3.1.3 按开放程度分类 | 第35-36页 |
2.3.1.4 按屋顶形式分类 | 第36页 |
2.4 商业建筑屋顶花园效益分析 | 第36-43页 |
2.4.1 经济效益 | 第36-37页 |
2.4.1.1 降低能源消耗,节省开支 | 第36-37页 |
2.4.1.2 保护建筑物,延长其使用寿命 | 第37页 |
2.4.1.3 吸引客流,产生商业利润 | 第37页 |
2.4.2 生态效益 | 第37-41页 |
2.4.2.1 节约资源 | 第37-38页 |
2.4.2.2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 第38-39页 |
2.4.2.3 滞尘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污染 | 第39-40页 |
2.4.2.4 增加绿色空间,保护生物多样性 | 第40-41页 |
2.4.3 社会效益 | 第41-42页 |
2.4.3.1 拓展活动场所、促进人际交往 | 第41-42页 |
2.4.3.2 调节人们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 第42页 |
2.4.4 景观效益 | 第42-43页 |
2.5 商业建筑屋顶花园设计原则 | 第43-47页 |
2.5.1 以人为本原则 | 第43-45页 |
2.5.1.1 安全 | 第43-44页 |
2.5.1.2 完善的服务设施 | 第44-45页 |
2.5.1.3 无障碍设计 | 第45页 |
2.5.2 因地制宜原则 | 第45-46页 |
2.5.2.1 利用当地材料 | 第45-46页 |
2.5.2.2 开发场地特色 | 第46页 |
2.5.3 经济原则 | 第46-47页 |
2.5.4 整体性原则 | 第4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3 商业建筑屋顶花园案例分析 | 第48-62页 |
3.1 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屋顶花园 | 第48-54页 |
3.1.1 项目概况 | 第48-50页 |
3.1.2 空间设计 | 第50-53页 |
3.1.3 借鉴经验 | 第53-54页 |
3.2 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屋顶花园 | 第54-61页 |
3.2.1 项目概况 | 第54-55页 |
3.2.2 功能体验 | 第55-56页 |
3.2.3 景观设计 | 第56-60页 |
3.2.3.1 小品设计 | 第56-57页 |
3.2.3.2 种植设计 | 第57-59页 |
3.2.3.3 道路与铺装设计 | 第59-60页 |
3.2.4 存在问题与建议方案 | 第60-61页 |
3.2.4.1 存在问题 | 第60-61页 |
3.2.4.2 建议方案 | 第61页 |
3.2.5 借鉴经验 | 第6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4 商业建筑屋顶花园景观设计内容 | 第62-82页 |
4.1 商业建筑屋顶花园景观设计要素 | 第62-78页 |
4.1.1 植物的运用 | 第62-69页 |
4.1.1.1 植物选择的原则 | 第62-65页 |
4.1.1.2 植物景观配置形式及设计要点 | 第65-68页 |
4.1.1.3 植物土壤选择 | 第68-69页 |
4.1.2 水体的运用 | 第69-70页 |
4.1.2.1 水景设计形式 | 第69-70页 |
4.1.2.2 水景设计注意要点 | 第70页 |
4.1.3 园路及铺装的运用 | 第70-73页 |
4.1.3.1 园路 | 第71页 |
4.1.3.2 铺装 | 第71-73页 |
4.1.4 景观小品的运用 | 第73-77页 |
4.1.4.1 景观建筑 | 第74页 |
4.1.4.2 景观雕塑 | 第74-75页 |
4.1.4.3 景石设计 | 第75页 |
4.1.4.4 围墙、栏杆设计 | 第75-76页 |
4.1.4.5 功能性小品 | 第76-77页 |
4.1.5 照明及光影的运用 | 第77页 |
4.1.6 其他设施的运用 | 第77-78页 |
4.2 商业建筑屋顶花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隐患与对策 | 第78-81页 |
4.2.1 满足安全的荷载要求 | 第78-79页 |
4.2.1.1 活荷载 | 第78页 |
4.2.1.2 恒荷载 | 第78-79页 |
4.2.2 坚固耐用的防排水措施 | 第79页 |
4.2.2.1 防水层 | 第79页 |
4.2.2.2 排水层 | 第79页 |
4.2.3 完善的后期养护管理 | 第79-81页 |
4.2.3.1 修剪 | 第80页 |
4.2.3.2 施肥 | 第80页 |
4.2.3.3 灌溉 | 第80页 |
4.2.3.4 病虫害防治 | 第80页 |
4.2.3.5 防风抗寒 | 第80-81页 |
4.2.3.6 排水防堵 | 第8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5 实践案例分析——温州大西洋购物商城屋顶花园景观设计 | 第82-100页 |
5.1 背景概况 | 第82-85页 |
5.1.1 地理位置优越 | 第82-83页 |
5.1.2 人文历史悠久 | 第83页 |
5.1.3 自然资源丰富 | 第83-84页 |
5.1.4 生态环境优美 | 第84-85页 |
5.2 现状分析 | 第85-87页 |
5.2.1 区位分析 | 第85-87页 |
5.2.2 基地分析 | 第87页 |
5.3 设计构思 | 第87-88页 |
5.3.1 目标定位 | 第87-88页 |
5.3.2 原则策略 | 第88页 |
5.3.2.1 三个结合 | 第88页 |
5.3.2.2 两个平衡 | 第88页 |
5.4 低碳环保的景观设计 | 第88-99页 |
5.4.1 种植设计 | 第89-93页 |
5.4.2 小品设计 | 第93-95页 |
5.4.3 道路及铺装设计 | 第95-97页 |
5.4.4 灯光设计 | 第97-98页 |
5.4.5 TTC雾森系统设计 | 第98-9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6.1 总结与建议 | 第100-101页 |
6.1.1 总结 | 第100页 |
6.1.2 商业建筑屋顶花园景观设计的建议 | 第100-101页 |
6.1.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01页 |
6.2 前景与展望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图表目录 | 第105-109页 |
个人简介 | 第109-110页 |
导师简介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