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产业、文化市场论文

文化产业中的意识形态主导权研究--基于对阿多诺文化产业批判理论的批判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内研究现况第10-11页
        1.2.2 国外研究现况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2-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页
        1.3.2 创新之处第12-13页
    1.4 文章主要概念辨析第13-15页
        1.4.1 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第13页
        1.4.2 文化工业与文化产业第13-15页
2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产业中的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理论与实践第15-24页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意识形态主导权基本思想第15-18页
        2.1.1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主导权基本思想第15-16页
        2.1.2 列宁意识形态主导权基本思想第16-18页
    2.2 文化产业中的意识形态主导权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第18-24页
        2.2.1 毛泽东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推进文化大众化的基本思想第18-19页
        2.2.2 邓小平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基本思想第19-20页
        2.2.3 江泽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思想第20-21页
        2.2.4 胡锦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思想第21页
        2.2.5 习近平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基本思想第21-24页
3 作为阿多诺意识形态批判对象的文化产业第24-31页
    3.1 阿多诺文化产业批判理论的提出第24-25页
        3.1.1 时代背景第24-25页
        3.1.2 文化工业批判的理论前提:启蒙理性的退变第25页
    3.2 资本主义文化产业的特征第25-27页
        3.2.1 文化产业的商品化第25-26页
        3.2.2 文化产业的标准化、伪个性化第26页
        3.2.3 文化产业的庸俗化第26-27页
    3.3 资本主义文化产业中的意识形态功能第27-29页
        3.3.1 使大众成为意识形态整合的对象第27-28页
        3.3.2 使大众成为被欺骗的对象第28页
        3.3.3 使大众在娱乐消遣中麻痹自己第28-29页
        3.3.4 使大众丧失反抗意识第29页
    3.4 阿多诺文化产业批判理论的局限性第29-31页
4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中的意识形态主导权问题第31-39页
    4.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完善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影响第31-33页
        4.1.1 所有制主体利益格局的分化促使民众价值取向多元化第31-32页
        4.1.2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导致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蔓延第32-33页
    4.2 各种社会思潮兴起对马克思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第33-36页
        4.2.1 意识形态终结论淡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第33-34页
        4.2.2 新自由主义的复兴第34页
        4.2.3 西方普世价值的渗透第34-35页
        4.2.4 文化复古主义思潮的挑战第35-36页
    4.3 当代文化传播形式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影响第36-39页
        4.3.1 文化网络形式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挑战第36-37页
        4.3.2 电视、电影、音像等文化传播形式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影响第37-39页
5 对中国文化产业中如何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思考第39-43页
    5.1 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第39页
    5.2 在发展文化产业中重视社会效益跟经济效益相统一第39-40页
    5.3 充分发掘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坚持一元与多元协调发展第40-41页
    5.4 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增强对现实的人文关怀第41-43页
6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作者简介第47-48页
导师简介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营销策略研究--基于新世纪以来部分电影的经验得失梳理
下一篇:网络游戏互联网企业收入确认研究--以S企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