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车站及枢纽论文--铁路枢纽论文

城市高铁枢纽选址规划综合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4-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页
        1.3.2 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二章 城市客运交通需求预测分析及模型研究第16-42页
    2.1 客运量预测分析研究第16-19页
        2.1.1 影响因素第16-17页
        2.1.2 影响因素的考虑与选择第17页
        2.1.3 客运量预测的一般步骤第17-19页
        2.1.4 预测的原则第19页
    2.2 客运量预测常用方法第19-22页
        2.2.1 灰色系统预测法第19-21页
        2.2.2 回归分析法第21-22页
    2.3 基于灰色回归组合预测模型第22-27页
        2.3.1 模型介绍第22-23页
        2.3.2 灰色回归组合预测模型的建立第23-27页
    2.4 高铁时代下城市客运分流影响研究第27-33页
        2.4.1 高铁站等级分析第27-28页
        2.4.2 运量转移率的研究第28-33页
    2.5 安康市交通需求预测与客运分流实例分析第33-40页
        2.5.1 城市客运量现状第33-36页
        2.5.2 城市客运量预测结果第36-40页
    2.6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三章 高铁客运站选址布局与评价体系研究第42-58页
    3.1 站场选取原则第42-44页
        3.1.1 狠抓一个核心第42页
        3.1.2 注重两个节约第42页
        3.1.3 强调两个保护第42-43页
        3.1.4 兼顾三个协调第43-44页
    3.2 站场影响因素分析第44-48页
        3.2.1 站场区域和城市结构层面因素分析第44-45页
        3.2.2 备选地址优化因素研究第45-48页
    3.3 基于用户效益最大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8-57页
        3.3.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第48-49页
        3.3.2 高铁客运站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9-50页
        3.3.3 基于用户效益最大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及量化第50-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第58-69页
    4.1 选址综合评价方法分析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第58-61页
    4.2 模糊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方法第61-66页
    4.3 选址实际情况的综合评价方法选取第66-68页
    4.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安康市高铁站选址实例应用第69-92页
    5.1 安康市高铁站项目概况第69-71页
        5.1.1 建设背景第69-71页
        5.1.2 规划依据第71页
    5.2 高铁站备选地址研究第71-77页
    5.3 高铁站选址方案的综合评价体系第77-88页
        5.3.1 评价指标的量化第77-86页
        5.3.2 权重的确定第86-88页
        5.3.3 评价指标的结果第88页
    5.4 高铁站综合评价结果研究第88-91页
    5.5 本章小结第91-92页
总结与展望第92-94页
    6.1 总结第92页
    6.2 展望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9-100页
致谢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铁区间隧道列车火灾人员逃生及联络通道设置参数研究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导向标识系统评价与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