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三轮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全方位移动机器人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全方位移动机器人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关键技术第15-16页
        1.3.1 全方位移动技术第15页
        1.3.2 运动控制技术第15页
        1.3.3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第15页
        1.3.4 多机器人协同技术第15-16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控制模型及各向异性分析第17-27页
    2.1 本文研究平台第17-18页
    2.2 三轮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第18-20页
    2.3 三轮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第20-22页
    2.4 机器人本体速度各向异性及其仿真分析第22-24页
    2.5 机器人本体加速度各向异性及其仿真分析第24-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运动参数分析及控制策略第27-49页
    3.1 全向轮辊子受力分析第27-31页
        3.1.1 辊子不与地面接触的阶段第27-29页
        3.1.2 辊子与地面接触的阶段第29-31页
    3.2 机器人虚拟样机模型第31-32页
    3.3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运动参数仿真分析第32-42页
        3.3.1 机器人虚拟样机模型参数第32-33页
        3.3.2 机器人动力学仿真与分析第33-42页
    3.4 ADAMS与MATLAB联合仿真策略第42页
    3.5 联合仿真方案设计第42-45页
        3.5.1 联合仿真参数的标定第42-44页
        3.5.2 ADAMS和MATLAB集成建模第44-45页
    3.6 控制方案及仿真结果分析第45-48页
    3.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第49-74页
    4.1 控制器选型第49-50页
    4.2 控制系统结构设计第50-51页
    4.3 主控模块第51-58页
        4.3.1 电源模块第51-53页
        4.3.2 时钟电路模块第53-54页
        4.3.3 存储器扩展模块第54-55页
        4.3.4 视觉模块第55-57页
        4.3.5 通讯接口电路设计第57-58页
    4.4 控制电路模块第58-63页
        4.4.1 功率驱动模块第58-60页
        4.4.2 电机转子位置检测第60-62页
        4.4.3 电机相电流检测第62页
        4.4.4 AD转换电路第62-63页
    4.5 控制系统软件结构第63-68页
        4.5.1 DSP软件开发环境及流程第64页
        4.5.2 控制系统主程序第64-65页
        4.5.3 电机启动子程序第65-66页
        4.5.4 PWM子程序第66页
        4.5.5 电机换相子程序第66-68页
        4.5.6 AD中断子程序第68页
    4.6 上位机监测界面第68-69页
    4.7 电机控制算法设计第69-72页
        4.7.1 PID控制算法第69-70页
        4.7.2 数字PID控制算法第70-72页
    4.8 系统抗干扰措施第72页
    4.9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第74-82页
    5.1 机器人运行误差标定第74-75页
    5.2 实物样机平台第75-78页
        5.2.1 电机选型第75-76页
        5.2.2 样机本体结构第76-78页
    5.3 实验方案及结果分析第78-81页
        5.3.1 实验方案设计第78-80页
        5.3.2 实验结果分析第80-81页
    5.4 本章小结第81-82页
总结与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致谢第87-88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文件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并联型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