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猪论文

中外猪种胚胎不同发育时期骨骼肌转录组和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

摘要第12-15页
ABSTRACT第15-18页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第19-2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20-36页
    1 前言第20页
    2 猪骨骼肌生长发育分子调控机理研究进展第20-24页
        2.1 猪胚胎期骨骼肌发育进程第20-21页
        2.2 猪胚胎期骨骼肌发育的分子调控第21-24页
            2.2.1 调控因子研究第22-23页
            2.2.2 调控通路研究第23-24页
    3 不同猪种胚胎骨骼肌转录组研究进展第24-26页
        3.1 转录组学第24页
        3.2 不同猪种胚胎骨骼肌转录组学研究进展与不足第24-26页
    4 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的优势及其在转录组学研究中的应用第26-29页
        4.1 RNA-seq技术及其优势第26-28页
        4.2 RNA-seq技术在猪骨骼肌转录组研究中的应用第28-29页
    5 甲基化研究第29-34页
        5.1 DNA甲基化的检测方法第30-33页
            5.1.1 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技术第30-32页
            5.1.2 候选基因甲基化分析技术第32-33页
        5.2 猪肌肉生长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第33-34页
    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4-36页
第二章 通城猪和约克夏猪骨骼肌转录组分析第36-91页
    1 试验材料第36-39页
        1.1 试验样品第36页
        1.2 主要仪器设备第36-37页
        1.3 主要试剂第37-38页
        1.4 主要试剂配制第38页
        1.5 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站和应用软件第38-39页
    2 试验方法第39-48页
        2.1 背最长肌组织的RNA提取第39-40页
            2.1.1 上机测序前总RNA浓度测定和质量检测第40页
        2.2 RNA-Seq测序文库制备第40-41页
        2.3 RNA-seq文库测序第41页
        2.4 转录组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第41-46页
            2.4.1 测序原始reads质量评估第41-43页
            2.4.2 比对统计第43-44页
            2.4.3 基因统计第44-45页
            2.4.4 差异分析第45页
            2.4.5 基因表达时序性分析第45页
            2.4.6 基因互作网络分析第45-46页
            2.4.7 基因注释及功能预测第46页
        2.5 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第46-48页
            2.5.1 引物设计第46-47页
            2.5.2 cDNA合成第47-48页
            2.5.3 qPCR扩增反应第4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8-85页
        3.1 猪胚胎背最长肌组织30个样品总RNA的提取和质量检测第48-50页
        3.2 RNA-seq测序质量评估与质控第50-53页
            3.2.1 碱基含量分布检测第50页
            3.2.2 测序饱和度和随机性分析第50-51页
            3.2.3 reads的基因覆盖度分析第51-53页
        3.3 RNA-seqreads与猪参考基因组的比对统计第53-56页
            3.3.1 RNA-seq数据与参考基因组的匹配统计第53-54页
            3.3.2 各生长阶段基因表达分析第54-56页
        3.4 不同生长阶段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第56-72页
            3.4.1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第56-57页
            3.4.2 基因时序性表达分析第57-59页
            3.4.3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第59-72页
        3.5 猪种间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第72-81页
            3.5.1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第72页
            3.5.2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第72-77页
            3.5.3 差异表达基因的互作网络分析第77-81页
        3.6 可变剪切分析第81-83页
        3.7 RNA-seq数据的定量验证第83-85页
    4 讨论第85-90页
        4.1 肌肉生长发育时期的选择第85-86页
        4.2 RNA-seq技术的选择及其测序数据可靠性分析第86页
        4.3 肌肉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可变剪切事件第86-87页
        4.4 通城猪和约克夏猪肌生成差异的分子调控第87-90页
    5 小结第90-91页
第三章 通城猪和约克夏猪妊娠55天胚胎背最长肌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及分析第91-116页
    1 试验材料第91-92页
        1.1 试验样品第91页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91-92页
        1.3 主要试剂第92页
        1.4 常用试剂配制第92页
    2 试验方法第92-99页
        2.1 基因组DNA提取及质量检测第92页
        2.2 文库构建及质量检测第92-93页
        2.3 上机测序第93-94页
        2.4 甲基化测序数据质量控制第94页
            2.4.1 FastQC(rawreads)第94页
            2.4.2 原始数据Trimming第94页
            2.4.3 FastQC(cleanreads)第94页
        2.5 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第94-96页
            2.5.1 Reads与参考基因组比对情况第95页
            2.5.2 测序深度和覆盖度统计第95-96页
        2.6 甲基化位点检测及分析第96页
            2.6.1 甲基化位点检测第96页
            2.6.2 甲基化序列类型比例统计第96页
        2.7 单样本甲基化分析第96-97页
            2.7.1 单样本甲基化分析第96页
            2.7.2 功能区域甲基化水平分布第96-97页
        2.8 相关性分析第97页
            2.8.1 样本相关性分析第97页
            2.8.2 样本间PCA分析第97页
        2.9 差异甲基化分析第97-98页
            2.9.1 DMR分析第97-98页
            2.9.2 DMR结果注释第98页
            2.9.3 DMR长度分布第98页
            2.9.4 DMR甲基化水平分布第98页
            2.9.5 DMR锚定区域分布第98页
        2.10 差异甲基化基因(DMGs)功能富集分析第98-99页
    3 结果第99-113页
        3.1 通城猪和约克夏猪背最长肌组织基因组DNA提取与质量检测第99-100页
        3.2 原始数据的质量控制第100页
        3.3 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数据统计分析第100-102页
        3.4 甲基化C位点的鉴定及分布特征第102-104页
        3.5 功能区域甲基化水平分布规律第104-105页
        3.6 样本聚类分析第105页
        3.7 差异甲基化区域检测第105-107页
        3.8 差异甲基化基因鉴定及功能富集分析第107-111页
            3.8.1 差异甲基化基因鉴定第107页
            3.8.2 差异甲基化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第107-111页
        3.9 启动子区域差异甲基化基因筛选及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第111-113页
            3.9.1 启动子区域差异甲基化基因筛选第111页
            3.9.2 启动子区域差异甲基化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第111-113页
    4 讨论第113-115页
    5 小结第115-116页
第四章 通城猪和约克夏猪背最长肌转录组测序与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联合分析.第116-125页
    1 试验方法第116页
        1.1 DNA甲基化水平与基因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第116页
        1.2 存在相关性的基因的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第116页
    2 结果第116-122页
        2.1 整体水平上DNA甲基化水平与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第116-118页
        2.2 差异表达基因在不同基因组元件上的DNA甲基化水平以及甲基化位点分布密度第118-121页
        2.3 与DMR相关的基因的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第121-122页
    3 讨论第122-123页
    4 小结第123-125页
第五章 候选基因RPL6与TPPP3的功能初探第125-146页
    1 试验材料第125-129页
        1.1 细胞系、载体和菌株第125-126页
            1.1.1 细胞系第125页
            1.1.2 载体第125-126页
            1.1.3 试验菌株第126页
        1.2 主要试剂与试剂盒第126-127页
        1.3 主要试剂配制第127页
        1.4 主要仪器设备第127-128页
        1.5 主要生物学分析软件及网站第128-129页
    2 试验方法第129-136页
        2.1 细胞总RNA的提取第129-130页
        2.2 cDNA的合成第130页
        2.3 引物设计第130-131页
        2.4 PCR扩增反应第131页
        2.5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31-134页
            2.5.1 基因RPL6和TPPP3的克隆第131页
            2.5.2 PCR产物的回收第131页
            2.5.3 T载体连接第131-132页
            2.5.4 转化第132页
            2.5.5 阳性克隆子的鉴定第132页
            2.5.6 菌液的扩大培养及质粒小提第132页
            2.5.7 载体pcDNA3.1(+)-RPL6、pcDNA3.1(+)-TPPP3与pcDNA3.1(+)的双酶切第132页
            2.5.8 目的片段与真核表达载体的连接第132-133页
            2.5.9 超表达载体的去内毒素大提第133-134页
        2.6 干涉片段的合成第134页
        2.7 细胞培养及质粒转染第134-135页
            2.7.1 细胞培养及传代第134页
            2.7.2 细胞分化第134页
            2.7.3 质粒转染第134-135页
        2.8 免疫荧光技术第135页
        2.9 细胞周期的测定第135-136页
        2.10 统计分析第136页
    3 结果第136-143页
        3.1 RPL6与TPPP3在测序数据中的表达模式第136-137页
        3.2 真核超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干扰片段的合成第137-139页
            3.2.1 真核超表达载体的双酶切鉴定第137-138页
            3.2.2 干扰片段SiRNA的筛选第138-139页
        3.3 RPL6和TPPP3基因对C2C12细胞分化的影响第139-140页
        3.4 RPL6和TPPP3基因对C2C12细胞增殖的影响第140-143页
            3.4.1 RPL6和TPPP3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第140-142页
            3.4.2 RPL6基因对C2C12细胞增殖的影响第142-143页
    4 讨论第143-144页
        4.1 候选基因的选择第143-144页
        4.2 RPL6和TPPP3基因对C2C12细胞分化的影响第144页
        4.3 RPL6和TPPP3基因对C2C12细胞增殖的影响第144页
    5 小结第144-146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146-147页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第146页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建议第146-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65页
致谢第165-16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66-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干扰素-τ通过bta-miR-145/204调节妊娠早期奶牛子宫内膜BoLA-Ⅰ的表达和功能研究
下一篇:狂犬病毒强弱毒株差异性激活星状胶质细胞天然免疫通路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