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第11-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2.1 预防与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中的协作研究 | 第14-15页 |
1.2.2 组织合作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5-17页 |
1.2.3 区域间应急协作机制研究 | 第17-2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1-22页 |
2.1.1 跨区域突发事件 | 第21页 |
2.1.2 应急协作 | 第21-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2.1 综合应急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2.2.2 整体性治理理论 | 第23-24页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跨区域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内部应急协作的困境 | 第26-34页 |
3.1 地方政府内部应急协作困境的表象 | 第26-29页 |
3.1.1 行政孤岛 | 第26-27页 |
3.1.2 职能交叉 | 第27-28页 |
3.1.3 协调低效 | 第28-29页 |
3.2 地方政府内部应急协作困境产生的缘由 | 第29-33页 |
3.2.1 技术层面:常态管理思维在非常态管理中的延伸 | 第29-30页 |
3.2.2 观念层面:缺乏整体性理念 | 第30-31页 |
3.2.3 体制层面:条块分割的应急管理体制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跨区域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内部应急协作的学理分析 | 第34-39页 |
4.1 地方政府内部应急协作的动力因素:利益 | 第34-35页 |
4.1.1 公共利益 | 第34页 |
4.1.2 利益结构与冲突 | 第34-35页 |
4.2 地方政府内部应急协作的逻辑起点:利益均衡 | 第35-38页 |
4.2.1 协作中的利益博弈 | 第35-36页 |
4.2.2 协作中的转变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跨区域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内部应急协作的情景构建与分析 | 第39-47页 |
5.1 长输油管线泄露的情景构建与现场处置 | 第39-42页 |
5.1.1 情景描述 | 第39页 |
5.1.2 现场处置情况 | 第39-42页 |
5.2 主要利益相关者之界定 | 第42-43页 |
5.3 主要利益相关者之角色分析 | 第43-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优化跨区域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内部应急协作机制的策略选择 | 第47-57页 |
6.1 制度供给:保证地方政府内部应急协作的持续性 | 第47-50页 |
6.1.1 完善相关制度,理顺部门职责 | 第47-48页 |
6.1.2 提高应急预案的权威性,增强协作意识 | 第48-49页 |
6.1.3 健全配套机制,提高协作水平 | 第49-50页 |
6.2 文化建设;增进地方政府内部应急协作的友好性 | 第50-53页 |
6.2.1 确立整体性治理理念,提升政治责任感 | 第50-52页 |
6.2.2 强化部门间信任,增进部门间认同感 | 第52-53页 |
6.3 能力提升:强化地方政府内部应急协作的有效性 | 第53-56页 |
6.3.1 依托应急平台建设,强化协调沟通能力 | 第53-55页 |
6.3.2 依托行政领导能力建设,推动应急协作的有序性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1 关于渭南市应急协作情况的访谈提纲 | 第64-65页 |
附录2 关于延安市应急协作情况的访谈提纲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