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在认罪认罚程序中的律师指导作用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四种诉讼程序与认罪认罚的关系第11-23页
    一、四种程序划分与认罪的关系第11-14页
        (一)速裁程序与认罪的关系第11-12页
        (二)简易程序与认罪的关系第12页
        (三)普通程序简化审与认罪的关系第12-13页
        (四)普通程序与认罪的关系第13-14页
    二、速裁程序和简易程序中的认罪风险第14-16页
        (一)非自愿认罪,催生冤错案件第14页
        (二)容易异化为“重效率轻质量”第14-15页
        (三)影响司法公正第15-16页
    三、普通程序简化审的案件适用类型第16-18页
        (一)涉及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重大认罪案件第16页
        (二)被追诉人为盲、聋、哑人或间歇性精神病人的认罪案件第16-17页
        (三)认罪但不认罚的案件第17页
        (四)认罪认罚但对适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有异议的案件第17-18页
    四、普通程序中的认罪答辩和抗辩放弃第18-20页
        (一)对部分犯罪事实不认罪的疑难、复杂案件第18页
        (二)部分被告人不认罪的共同犯罪案件第18-19页
        (三)被追诉人认罪但缺乏充分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案件第19页
        (四)被追诉人审前不认罪而庭审期间认罪的案件第19-20页
    五、试点经验考察:量刑从宽的基本状况第20-21页
    六、律师参与认罪认罚程序的实际情况第21-22页
    七、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律师指导认罪的困难及两大职责第23-31页
    一、律师介入认罪协商的困难第23-25页
        (一)我国律师介入的时机与条件不同第23页
        (二)我国未建立证据开示程序第23-24页
        (三)认罪协商的时间条件限制严格第24页
        (四)获取被害人谅解困难第24-25页
    二、协商困难的理论审视:无罪推定、沉默权原则的“暧昧”第25-26页
    三、避免无辜被追诉人错误认罪第26-29页
    四、固定控方量刑从宽建议第29-31页
第三章 认罪认罚程序中的律师有效辩护第31-39页
    一、美国律师的宪法义务:提供有效辩护第31-32页
    二、将“无效辩护”引入辩诉交易第32-35页
        (一)确立无效辩护的双重标准:斯特里克兰案(Stricklandv.Washington)第32-33页
        (二)双重标准适用于认罪答辩阶段:希尔案(Hillv.Lockhart)第33页
        (三)律师无效辩护致使被告人丧失辩诉交易机会:弗莱伊案(Missouriv.Frye)第33-34页
        (四)律师无效辩护导致被告人错误放弃辩诉交易:库珀案(Laflerv.Cooper)第34-35页
    三、认罪认罚程序中律师有效辩护的参考标准第35-38页
        (一)及时会见被追诉人并全面告知诉讼权利第35页
        (二)全面、充分阅卷第35-36页
        (三)积极调查取证第36页
        (四)协助被追诉人获得被害人谅解第36-37页
        (五)认真进行量刑协商,为被追诉人争取更有利的法律结果第37-38页
    四、认罪认罚程序中的无效辩护第38-39页
第四章 律师在认罪认罚程序中的工作模式:以值班律师为分析重点第39-44页
    一、试点实践中值班律师的法律职责第39-41页
        (一)值班律师是否享有阅卷权第40页
        (二)值班律师是否可以出庭辩护第40-41页
    二、值班律师的工作模式及现状分析第41-42页
    三、我国值班律师制度的完善路径第42-44页
        (一)明晰值班律师的辩护人身份第42页
        (二)赋予值班律师同辩护律师相同的基本法律权利第42-43页
        (三)建立强制型法律援助制度第43-44页
第五章 律师指导认罪的规则构建第44-50页
    一、对被追诉人信任与不信任的判断第44-45页
    二、对审前非法行为的警惕第45页
    三、律师充分的法律告知和后果告知第45-46页
    四、量刑意见的提出时机和具体内容第46-47页
    五、律师伦理:充分自愿的当事人态度与有限委托责任第47-48页
    六、被追诉人拒绝律师意见的处理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4-55页
致谢第55-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诉讼中规范性文件审查研究--基于115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论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