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论文

劳动的时间控制与工人的策略--以外卖送餐业为例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第11-13页
        2.1 参与观察法第11-12页
        2.2 序贯访谈法第12-1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分析框架的建立第13-21页
    第一节 劳动过程理论回顾第13-17页
        1.1 劳动过程的发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第13页
        1.2 劳动过程研究的复兴和布雷弗曼症第13-14页
        1.3 劳动过程理论与工人的“主体性”第14-15页
        1.4 国内的相关实证研究第15-17页
    第二节 社会学理论中对时间的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梳理第17-19页
        2.1 时间压缩理论第17-18页
        2.2 准时生产制(JIT)第18页
        2.3 弹性时间工作制第18-19页
        2.4 时空分离—同时性共享意义的呈现第19页
    第三节 简要评价第19-21页
第三章 走入田野:与外卖送餐员面对面第21-25页
    第一节 调查选点及组织架构介绍第21-22页
        1.1 调查介绍第21页
        1.2 组织架构第21-22页
    第二节 绩效管理下并存着的多种工作时间制度第22-23页
        2.1 工作时间制度第22-23页
        2.2 工作平台与工作形式第23页
    第三节 外卖送餐员的基本情况第23-25页
        3.1 基本人口学特征第23-24页
        3.2 工作薪酬构成第24页
        3.3 居住空间和生活状况第24-25页
第四章 劳动过程中时间控制的手段及方式第25-35页
    第一节 准时送达:劳动时间规则与秩序的建立第25-27页
        1.1 时间成为权力运作的手段第25-26页
        1.2 外卖送餐行业中对劳动时间的规训第26-27页
    第二节 等待:“随时可及性”造就下的“全天候工人”第27-30页
    第三节 抢单:时间竞赛与劳动者的内部竞争第30-32页
    第四节 可预期的服务:派送的劳动全过程监控与预计送达的“时间陷阱”第32-33页
    第五节 小结:无处不在的时间控制第33-35页
第五章 送餐员的主体性之一:以时间为载体的“同意”第35-40页
    第一节 时间秩序的内化与认同第35-37页
    第二节 生存压力与发展压力:与时间赛跑第37-40页
第六章 送餐员的主体性之二:争取时间与争夺劳动过程控制权第40-44页
    第一节 拉拢消费者—通过情感劳动赢得时间第40-41页
    第二节 联合送餐员—利用同伴之间的时间差第41-42页
    第三节 联合站点管理者—处理与时间相关的申诉与差评第42-44页
第七章 控制与抗争:站点—送餐员—消费者关系的动态变化第44-48页
    第一节 消费者:引领市场走向、与送餐员面对面第44-45页
    第二节 站点:专制式控制与柔性式管理第45页
    第三节 送餐员:消极“同意”与积极抗争第45-46页
    第四节 小结:外卖送餐行业场域中的关系图景第46-48页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第48-50页
    第一节 时间作为控制手段嵌入劳动过程之中第48页
    第二节 劳动者的联合抗争第48-49页
    第三节 进一步讨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一:外卖送餐员半结构访谈提纲第53-55页
附录二:受访对象的基本情况第55-56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进村”与农民日常生活空间的变革--基于湖北T村的调查
下一篇: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实务研究--以H省D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