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1.2.1 企业并购 | 第10-11页 |
1.2.2 跨国并购 | 第11-12页 |
1.2.3 政府干预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5-27页 |
2.1 跨国并购绩效的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2.1.1 跨国并购绩效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2.1.2 跨国并购绩效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2.2 政府干预与跨国并购绩效的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20-24页 |
2.2.1 政府干预的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2.2.2 政府干预企业并购活动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2.3 政府干预与企业并购关系文献综述 | 第23-24页 |
2.3 研究述评 | 第24-27页 |
第三章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分析和动因分析 | 第27-33页 |
3.1 跨国并购的现状分析 | 第27-29页 |
3.1.1 跨国并购的规模分析 | 第27-29页 |
3.1.2 跨国并购的主体分析 | 第29页 |
3.2 跨国并购中政府干预的动因分析 | 第29-33页 |
3.2.1 扶植关键领域优势企业,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 第30-31页 |
3.2.2 获取战略性资产,维护国家利益安全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我国A股上市企业跨国并购绩效评价 | 第33-41页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3页 |
4.2 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 | 第33-36页 |
4.2.1 事件研究法 | 第33-36页 |
4.2.2 会计研究法 | 第36页 |
4.3 并购绩效的评价结果 | 第36-41页 |
4.3.1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评价结果 | 第36-38页 |
4.3.2 基于会计研究法的评价结果 | 第38-41页 |
第五章 政府干预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41-47页 |
5.1 变量设定 | 第41-42页 |
5.2 政府干预对跨国并购的短期绩效影响 | 第42-44页 |
5.3 政府干预对跨国并购的长期绩效影响 | 第44-4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7-5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7-49页 |
6.3 未来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57-59页 |
附录 B:(1)2007-2013 年跨国并购企业累计异常收益率 | 第59-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