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电动汽车碳纤维复合材料保险杠防撞梁轻量化设计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汽车轻量化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6页
        1.2.1 汽车结构优化设计第13-14页
        1.2.2 先进生产制造工艺第14页
        1.2.3 轻量化材料的应用第14-16页
    1.3 复合材料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汽车保险杠防撞梁耐撞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21页
第二章 复合材料力学和显式中心差分法理论基础第21-31页
    2.1 复合材料的力学基础知识第21-27页
        2.1.1 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本构关系确定第21-22页
        2.1.2 单层板的力学性能研究及经典层合板的理论推导第22-26页
        2.1.3 复合材料失效准则第26-27页
    2.2 显式中心差分法相关理论第27-28页
        2.2.1 显式中心差分法的求解稳定条件第27-28页
        2.2.2 LS-DYNA的时间步长计算理论第28页
    2.3 本章小结第28-31页
第三章 钢制汽车防撞梁的碰撞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第31-45页
    3.1 碰撞的法规要求及防撞梁碰撞性能评价指标第31-32页
        3.1.1 碰撞的法规要求第31页
        3.1.2 防撞梁碰撞性能评价指标第31-32页
    3.2 钢制防撞梁碰撞仿真前处理第32-38页
        3.2.1 有限元模型搭建与简化第32-34页
        3.2.2 材料模型的选择第34-36页
        3.2.3 接触定义第36-37页
        3.2.4 沙漏控制第37页
        3.2.5 LS-DYNA的时间步长控制第37-38页
    3.3 钢制防撞梁碰撞仿真结果分析及试验验证第38-43页
        3.3.1 钢制防撞梁的高速碰撞仿真分析第38页
        3.3.2 试验验证第38-40页
        3.3.3 钢制防撞梁的低速碰撞仿真分析第40-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碳纤维复合材料防撞梁结构设计与铺层顺序优化第45-61页
    4.1 碳纤维复合材料防撞梁结构设计第45-47页
        4.1.1 防撞梁横截面形状的初步确定第45-46页
        4.1.2 防撞梁结构铺层顺序的初步确定第46-47页
    4.2 碳纤维复合材料防撞梁的低速碰撞仿真分析第47-52页
        4.2.1 材料模型选择第47-48页
        4.2.2 控制卡片设置第48页
        4.2.3 低速碰撞仿真结果分析第48-52页
    4.3 横截面形状对防撞梁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4.4 铺层顺序对防撞梁性能的影响第53-55页
    4.5 防撞梁结构最优组合的全因子试验设计第55-59页
    4.6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碳纤维防撞梁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第61-73页
    5.1 铺层厚度优化设计思路确定第61-62页
    5.2 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第62-64页
    5.3 响应面近似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第64-66页
    5.4 基于NSGA-Ⅱ遗传算法的铺层厚度多目标优化第66-68页
    5.5 优化前后低速碰撞仿真结果对比第68-70页
    5.6 优化后的前端结构高速碰撞仿真分析第70-71页
    5.7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6.1 总结第73-74页
    6.2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4GHz汽车防撞雷达天线的设计
下一篇:汽车电子稳定系统液压控制单元特性分析与优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