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施工方法论文

膨胀性粉质粘土地层下隧道进洞措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1 隧道洞口段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2 膨胀土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2 爱民隧道工程概况第15-18页
    2.1 工程概述第15页
    2.2 隧道洞口段围岩的工程地质特征第15页
    2.3 隧道洞口段围岩的水文地质特征第15页
    2.4 气候条件第15-16页
    2.5 隧道衬砌结构设计第16页
    2.6 隧道洞口段辅助工法第16-18页
3 爱民隧道洞口段施工初期工程事故概况第18-30页
    3.1 洞口段山体塌滑第18-21页
        3.1.1 洞口段边坡塌滑过程第18-19页
        3.1.2 洞口段边坡滑塌原因第19-20页
        3.1.3 洞口段边坡滑塌治理第20-21页
    3.2 洞口段初期支护侵限第21-23页
        3.2.1 洞口段初期支护侵限过程第21-23页
        3.2.2 洞口段初期支护侵限原因第23页
        3.2.3 洞口段初期支护侵限治理第23页
    3.3 洞口段地表塌陷第23-29页
        3.3.1 洞口段地表塌陷过程第23-25页
        3.3.2 洞口段洞内外变形监控量测及分析第25-28页
        3.3.3 洞口段初期支护侵限原因第28-29页
        3.3.4 洞口段地表塌陷治理第29页
    3.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4 膨胀土相关理论介绍及其蠕变参数反演分析第30-51页
    4.1 膨胀土的性质及其现场表现第30-31页
        4.1.1 膨胀土的膨胀性、裂隙性及超固结性第30页
        4.1.2 膨胀性粉质粘土相关性质的现场表现第30-31页
    4.2 膨胀性粉质粘土蠕变参数反演分析第31-50页
        4.2.1 反演所用软件及计算模型介绍第31-37页
        4.2.2 粉质粘土蠕变参数反演具体实施第37-50页
        4.2.3 注浆后膨胀性粉质粘土位移反演第50页
    4.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5 隧道洞口段开挖进尺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第51-55页
    5.1 隧道周边位移对比第51-53页
    5.2 初期支护应力对比第53-54页
    5.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6 膨胀性粉质粘土地层下安全进洞措施第55-83页
    6.1 历次主要进洞措施简介第55页
    6.2 全断面地表注浆施工工艺第55-59页
        6.2.1 注浆参数与范围第55-57页
        6.2.2 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第57-59页
        6.2.3 注浆施工注意事项第59页
    6.3 注浆段监控量测项目第59-61页
        6.3.1 位移量测第59页
        6.3.2 应力量测第59-61页
    6.4 注浆效果检查与评定第61-82页
        6.4.1 注浆后围岩外观评定第61页
        6.4.2 注浆前后位移对比第61-63页
        6.4.3 DK293+090断面支护受力分析第63-76页
        6.4.4 支护受力对比分析第76-82页
    6.5 爱民隧道洞口段安全进洞措施第82页
    6.6 本章小结第82-83页
7 结论与展望第83-85页
    7.1 主要结论第83-84页
    7.2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下承式拱—连续刚构组合体系桥静动力分析
下一篇:大庆市创业城商业建筑对区域交通的影响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