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3页 |
1.1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特性 | 第11-15页 |
1.1.1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特点 | 第11-12页 |
1.1.2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常见病害 | 第12-13页 |
1.1.3 病害规避的措施 | 第13-15页 |
1.2 拱式组合体系桥的分类和特点 | 第15-23页 |
1.2.1 组合体系桥的发展 | 第15-17页 |
1.2.2 梁拱组合体系桥 | 第17-21页 |
1.2.3 悬索拱组合体系桥 | 第21页 |
1.2.4 斜拉拱组合体系桥 | 第21-22页 |
1.2.5 刚构拱组合体系桥 | 第22-2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30页 |
1.4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第30-33页 |
第二章 下承式拱—连续刚构组合体系桥计算理论 | 第33-43页 |
2.1 概述 | 第33页 |
2.2 挠度理论 | 第33-39页 |
2.2.1 基本假定 | 第33-34页 |
2.2.2 几何方程 | 第34-35页 |
2.2.3 平衡微分方程 | 第35-37页 |
2.2.4 约束方程 | 第37-38页 |
2.2.5 挠度理论的计算求解 | 第38-39页 |
2.3 有限元理论 | 第39-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下承式拱—连续刚构组合体系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3-55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43-48页 |
3.1.1 主桥结构设计 | 第43-46页 |
3.1.2 施工顺序 | 第46-48页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8-5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下承式拱—连续刚构组合体系桥静力计算 | 第55-69页 |
4.1 内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5-58页 |
4.2 应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4.3 结构的整体变形分析 | 第62-63页 |
4.4 成桥时吊杆内力的确定 | 第63-67页 |
4.4.1 确定成桥时吊杆内力的方法 | 第63-65页 |
4.4.2 本桥的吊杆内力 | 第65-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下承式拱—连续刚构组合体系桥地震响应分析 | 第69-95页 |
5.1 概述 | 第69-70页 |
5.2 桥梁地震响应的分析方法 | 第70-77页 |
5.2.1 静力法 | 第70-71页 |
5.2.2 反应谱法 | 第71-73页 |
5.2.3 动态时程分析法 | 第73-76页 |
5.2.4 随机振动法 | 第76-77页 |
5.3 自振特性分析 | 第77-81页 |
5.3.1 自振特性理论 | 第77-78页 |
5.3.2 自振特性分析结果 | 第78-81页 |
5.4 下承式拱—连续刚构组合体系桥的地震响应分析 | 第81-93页 |
5.4.1 反应谱分析 | 第81-85页 |
5.4.2 动态时程分析 | 第85-90页 |
5.4.3 反应谱分析与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 第90-9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95-96页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5页 |
附录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