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当代中国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问卷编制与现状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引言第8-13页
    1.1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当前研究的不足与补充第9页
    1.3 研究构思第9-13页
        1.3.1 研究的理论模型第9-12页
        1.3.2 研究目的第12页
        1.3.3 研究假设第12-13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3-18页
    2.1 道德价值观的内涵第13-14页
    2.2 道德价值观的基础研究第14-16页
    2.3 道德价值观的应用研究第16-18页
第3章 《青少年道德价值观问卷》的编制第18-30页
    3.1 问题的提出第18页
    3.2 研究目的第18页
    3.3 问卷的初步编制第18-19页
        3.3.1 初步确定问卷的结构第18页
        3.3.2 编制问卷项目,形成初测问卷第18-19页
    3.4 初测问卷的修改第19-20页
    3.5 初测问卷的探索分析第20-25页
        3.5.1 被试第20页
        3.5.2 研究工具第20-21页
        3.5.3 施测第21页
        3.5.4 数据的录入与处理第21页
        3.5.5 项目分析第21-22页
        3.5.6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22-25页
    3.6 问卷的验证分析与信效度检验第25-29页
        3.6.1 研究工具第25页
        3.6.2 被试第25-26页
        3.6.3 施测第26页
        3.6.4 数据的录入与处理第26页
        3.6.5 验证性因素分析第26-28页
        3.6.6 信度检验第28页
        3.6.7 效度检验第28-29页
    3.7 结论第29-30页
第4章 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现状调查第30-41页
    4.1 问题的提出第30页
    4.2 研究目的第30页
    4.3 研究方法第30-32页
        4.3.1 被试第30-31页
        4.3.2 研究工具第31页
        4.3.3 施测第31-32页
        4.3.4 数据的录入与处理第32页
    4.4 结果分析第32-34页
        4.4.1 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总体情况第32页
        4.4.2 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性别差异比较第32页
        4.4.3 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城乡差异比较第32-33页
        4.4.4 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地区差异比较第33页
        4.4.5 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年级差异比较第33-34页
    4.5 讨论第34-39页
        4.5.1 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总体情况第34-35页
        4.5.2 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性别差异比较第35-36页
        4.5.3 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城乡差异比较第36-37页
        4.5.4 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地区差异比较第37-38页
        4.5.5 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年级差异比较第38-39页
    4.6 结论第39页
    4.7 建议第39-41页
第5章 研究总结第41-42页
    5.1 发展与创新第41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41-42页
        5.2.1 不足第41页
        5.2.2 展望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8页
附录第48-54页
    附录一: 开放式问卷第48-49页
    附录二: 初测问卷第49-51页
    附录三: 正式问卷第51-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男性同性恋自我认同与身份压力对安全性行为的影响
下一篇:大V网络偏差行为对中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基于权威行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