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引导糖基转移酶在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胞外多糖生物合成中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菌种目录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5页
    1.1 引言第15页
    1.2 多糖的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5-17页
        1.2.1 植物源多糖第15-16页
        1.2.2 动物源多糖第16页
        1.2.3 微生物多糖第16-17页
    1.3 乳酸菌胞外多糖概述第17页
        1.3.1 乳酸菌胞外多糖第17页
        1.3.2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分类第17页
    1.4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生物学特性第17-20页
        1.4.1 抑制病原菌生长第17-18页
        1.4.2 乳酸菌EPS的抗氧化作用第18-19页
        1.4.3 乳酸菌EPS的粘附作用第19页
        1.4.4 乳酸菌EPS的免疫调节作用第19页
        1.4.5 乳酸菌EPS的抗肿瘤活性第19-20页
    1.5 植物乳杆菌及其基因组学研究进展第20-23页
        1.5.1 参与胞外多糖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第21-22页
        1.5.2 植物乳杆菌参与胞外多糖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第22-23页
        1.5.3 引导糖基转移酶第23页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5页
第二章 L.plantarumYM-4-3所产胞外多糖分离纯化以及活性验证第25-45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实验材料第25-28页
        2.2.1 实验仪器第25-26页
        2.2.2 实验试剂第26页
        2.2.3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第26-28页
    2.3 实验方法第28-34页
        2.3.1 L.plantarumYM-4-3细胞活化第28页
        2.3.2 L.plantarumYM-4-3菌株所产胞外多糖的提取与纯化第28-29页
        2.3.3 L.plantarumYM-4-3菌株所产胞外多糖抗氧化活性分析第29-32页
        2.3.4 L.plantarumYM-4-3菌株生物合成EPS细胞内抗氧化分析第32-33页
        2.3.5 L.plantarumYM-4-3菌株所产EPS体外抗肿瘤活性分析第33页
        2.3.6 L.plantarumYM-4-3菌株亚硝酸盐清除能力测定第33-34页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4-41页
        2.4.1 L.plantarumYM-4-3生物合成EPS分离纯化第34-36页
        2.4.2 L.Plantarum生物合成EPS抗氧化第36-39页
        2.4.3 L.PlantarumYM-4-3生物合成EPS抗肿瘤效果第39-40页
        2.4.4 L.plantarumYM-4-3菌株亚硝酸盐清除活性第40-41页
    2.5 分析与讨论第41-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L.plantarumYM-4-3引导糖基转移酶基因敲除及性状鉴定第45-71页
    3.1 引言第45页
    3.2 实验材料第45-47页
        3.2.1 实验菌株第45页
        3.2.2 实验质粒及引物第45-46页
        3.2.3 实验仪器第46-47页
        3.2.4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第47页
    3.3 实验方法第47-59页
        3.3.1 YM-4-3菌株引导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测序第47-49页
        3.3.2 荧光定量PCR检测YM-4-3菌株引导糖基转移酶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第49-50页
        3.3.3 温度敏感型质粒基因敲除原理第50-52页
        3.3.4 敲除载体的构建第52-54页
        3.3.5 YM-4-3单敲菌株的构建第54-56页
        3.3.6 YM-4-3敲除菌株验证第56-58页
        3.3.7 YM-4-3双敲菌株的构建第58-59页
        3.3.8 敲除菌株多糖含量测定第59页
    3.4 实验结果第59-68页
        3.4.1 寻找YM-4-3基因组中引导糖基转移酶cps 2E和cps 4E序列第59页
        3.4.2 cps 4E和cps 2E的克隆与测序第59-60页
        3.4.3 cps4E基因qPCR结果第60-62页
        3.4.4 引导糖基转移酶敲除菌株第62-65页
        3.4.5 SouthernBlot实验结果第65-66页
        3.4.6 敲除菌株RNA水平验证第66-67页
        3.4.7 双敲除菌株第67页
        3.4.8 敲除菌株多糖含量第67-68页
    3.5 分析与讨论第68-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四章 植物乳杆菌YM-4-3野生菌株与敲除菌株转录组学分析第71-90页
    4.1 引言第71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71-75页
        4.2.1 实验样品处理第71-72页
        4.2.2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及测序第72页
        4.2.3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72-74页
        4.2.4 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验证转录组数据第74-75页
    4.3 实验结果第75-88页
        4.3.1 Reads统计分析第75页
        4.3.2 PCA主成分分析第75-76页
        4.3.3 测序评估第76-77页
        4.3.4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第77-78页
        4.3.5 GO显著性富集分析第78-80页
        4.3.6 Pathway显著性分析第80-87页
        4.3.7 RT-qPCR验证转录组结果第87-88页
    4.4 分析与讨论第88-89页
    4.5 小结第89-90页
总结与展望第90-91页
致谢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8页
附录1第98-99页
附录2第99-102页
附录3第102-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绿水螅含共生藻品系与无共生藻品系间比较转录组、蛋白质组及代谢组研究
下一篇:电化学方法分析14-3-3c和g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的表达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