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美体验的中学乡土文学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章 中学教材中的乡土文学作品特点 | 第13-26页 |
第一节 乡土文学的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第二节 中学教材中乡土文学文本的编选情况 | 第15-17页 |
第二节 中学教材中的乡土文学特点 | 第17-21页 |
一、趣味性与文化性相结合 | 第17-18页 |
二、民族性与现代性相结合 | 第18-20页 |
三、审美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 第20-21页 |
第三节 中学教材中乡土文学文本的审美价值 | 第21-26页 |
一、地方色彩 | 第21-22页 |
二、诗意色彩 | 第22页 |
三、复合视角之美 | 第22-24页 |
四、晦暗惨淡、庄严悲壮的审美风格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基于审美体验的中学乡土文学教学 | 第26-39页 |
第一节 审美体验的概念界定 | 第26-27页 |
第二节 乡土文学学习中的审美体验品性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基于审美体验的课堂教学特点 | 第28-31页 |
一、直觉性 | 第29页 |
二、体验性 | 第29-30页 |
三、创造性 | 第30-31页 |
第四节 中学语文乡土文学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第31-39页 |
一、问卷调查概况及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二、教师教案及实录分析 | 第34-39页 |
第三章 基于审美体验的中学乡土文学教学策略 | 第39-54页 |
第一节 基于审美体验的中学乡土文学教学设计 | 第39-45页 |
一、基于审美体验的教学目标设计 | 第39-41页 |
二、基于审美体验的教学内容的确定 | 第41-44页 |
三、基于审美体验的教学评价原则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基于审美体验的中学乡土文学教学组织 | 第45-54页 |
一、唤醒情境,启动审美体验 | 第46-47页 |
二、情感共振,深化审美体验 | 第47-49页 |
三、个性理解,完善审美体验 | 第49-51页 |
四、引入资源,丰富审美体验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