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1.1.1 “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 | 第11-12页 |
1.1.2 “互联网+”背景下,对教育信息技术的要求 | 第12页 |
1.1.3 微信应用于生物教学的前景分析 | 第12-14页 |
1.1.4 突破课上和课下局限,提高学习效率的需求 | 第14-15页 |
1.2 微信及微信公众号的概述及特点 | 第15-16页 |
1.3 中学生物教学现状 | 第16-17页 |
1.4 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4.1 国内外微信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4.2 微信公众号辅助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5 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1.5.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2-23页 |
1.5.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3页 |
1.5.3 自主学习理论 | 第23-24页 |
1.5.4 教育传播学原理 | 第24-25页 |
1.5.5 多重编码理论 | 第25页 |
1.6 研究意义 | 第25-28页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8-41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8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8-40页 |
2.2.1 文献研究法 | 第28页 |
2.2.2 问卷调查研究法 | 第28-30页 |
2.2.2.1 高中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第28-29页 |
2.2.2.2 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 第29页 |
2.2.2.3 高中生知识迁移能力调查问卷 | 第29页 |
2.2.2.4 高中生网络信息素养调查问卷 | 第29-30页 |
2.2.2.5 高中生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学习后反馈问卷 | 第30页 |
2.2.3 案例研究法 | 第30-40页 |
2.2.3.1 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辅助教学的教学分析 | 第30页 |
2.2.3.2 微信公众号辅助生物学的构成要素 | 第30-31页 |
2.2.3.3 微信公众号辅助生物教学的开展过程 | 第31-32页 |
2.2.3.4 微信辅助教学的案例分析 | 第32-39页 |
2.2.3.5 微信公众平台后台数据分析 | 第39-40页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0页 |
2.4 实验的可行性分析 | 第40-41页 |
第3章 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41-54页 |
3.1 微信公众号生物资料库的建立 | 第41-45页 |
3.2 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第45-48页 |
3.3 微信辅助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 微信辅助教学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影响分析 | 第49-50页 |
3.5 微信辅助教学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影响 | 第50-51页 |
3.6 微信辅助教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 第51-53页 |
3.7 学生对于微信辅助教学反馈及评价 | 第53-54页 |
第4章 讨论 | 第54-58页 |
4.1 微信辅助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 第54页 |
4.2 使用微信辅助教学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 微信辅助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 第55页 |
4.4 微信辅助生物教学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 | 第55-56页 |
4.5 笔者对于微信辅助生物教学的思考 | 第56-58页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8-61页 |
5.1 结论 | 第58页 |
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8页 |
5.3 效果分析及改进 | 第58-59页 |
5.4 本研究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 | 第59页 |
5.5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