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执行依据不明确性的概述 | 第7-11页 |
(一)执行依据及其不明确性的概念 | 第7-8页 |
(二)执行依据不明确对民事执行的影响 | 第8-10页 |
1、对执行工作的影响 | 第8-9页 |
2、对司法公信力的影响 | 第9页 |
3、对当事人权益的影响 | 第9页 |
4、对执行监督的影响 | 第9-10页 |
(三)国内外研究和执行制度现状 | 第10-11页 |
二、我国基层法院中因执行依据不明确而产生问题的表现形式 | 第11-15页 |
(一)民事审判产生的执行依据不明确的表现形式 | 第12-14页 |
1、执行依据因事实行为的发生而不明确 | 第12-13页 |
2、执行依据因判决表述不清产生歧义而不明确 | 第13-14页 |
(二)民事调解产生的执行依据不明确的表现形式 | 第14-15页 |
1、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的案件事实与实际不符 | 第14页 |
2、执行依据因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的改变而不明确 | 第14-15页 |
三、执行依据不明确的成因 | 第15-22页 |
(一)我国现有的执行制度导致执行依据不明确 | 第15-18页 |
1、因民事执行权定位导致执行依据不明确 | 第15-17页 |
2、因民事执行机构配置导致执行依据不明确 | 第17-18页 |
(二)民事审判中产生执行依据不明确的原因 | 第18-19页 |
1、原则性立法和裁判导致执行依据不明确 | 第18-19页 |
2、法官业务能力及道德观念导致执行依据不明确 | 第19页 |
(三)其他程序中产生执行依据不明确的原因 | 第19-21页 |
1、民事调解当事人约定的任意性导致执行依据不明确 | 第19-20页 |
2、非诉程序的结果导致执行依据不明确 | 第20-21页 |
(四)执行权运行中产生执行依据不明确的原因 | 第21-22页 |
1、因执行程序竞合导致执行依据不明确 | 第21页 |
2、因当事人不诚信导致执行依据不明确 | 第21-22页 |
四、执行依据不明确导致执行不能的解决路径 | 第22-27页 |
(一)加强审判机关与执行机关对执行依据的规范 | 第22-24页 |
1、完善审判机关在裁判和确认执行依据时的注意义务规范 | 第22页 |
2、建立起执行机构内通行的工作规范 | 第22-23页 |
3、更新审执机构双方之间的交流机制 | 第23-24页 |
(二)加强法官队伍建设 | 第24-25页 |
1、更新办理执行案件的理念 | 第24页 |
2、加强反腐意识及业务水平 | 第24-25页 |
(三)创新群众建议多种渠道和社会监督 | 第25-27页 |
1、群众建议渠道的多类型化及案件评查满意制度 | 第25页 |
2、全民信用制度的构建 | 第25-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注释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