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体制论文

我国国有钢铁企业并购绩效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2.1 并购绩效相关研究第11-14页
        1.2.2 我国钢铁行业并购相关研究第14-15页
        1.2.3 文献评述第15-16页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方法第16-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1.3.3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 创新点第18-19页
2 并购绩效相关理论第19-25页
    2.1 并购的概念及动因理论第19-21页
        2.1.1 并购的概念第19页
        2.1.2 并购的动因理论第19-21页
    2.2 并购绩效评价相关理论第21-22页
        2.2.1 委托-代理理论第21-22页
        2.2.2 战略管理理论第22页
    2.3 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第22-25页
        2.3.1 事件研究法第22-23页
        2.3.2 财务指标法第23页
        2.3.3 个案研究法第23-25页
3 国有钢铁企业并购现状第25-48页
    3.1 国内钢铁行业的发展环境及现状第25-34页
        3.1.1 钢铁行业的宏观环境分析——PEST模型第25-27页
        3.1.2 钢铁行业内部竞争环境分析——五力模型第27-30页
        3.1.3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第30-34页
    3.2 国有钢铁企业并购状况第34-40页
        3.2.1 国有钢铁企业并购发展现状第34-37页
        3.2.2 国有钢铁企业并购动因第37-40页
    3.3 国有钢铁企业并购的主要模式第40-48页
        3.3.1 并购模式的划分第40-45页
        3.3.2 政府主导模式第45-46页
        3.3.3 政府与市场相结合模式第46-48页
4 国有钢铁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第48-60页
    4.1 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第48页
    4.2 国有钢铁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48-52页
        4.2.1 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第48-49页
        4.2.2 国有钢铁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49-52页
    4.3 并购绩效评价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第52-53页
        4.3.1 样本的选取第52页
        4.3.2 数据来源第52-53页
    4.4 模型的构建第53-60页
        4.4.1 指标数据的处理第53-54页
        4.4.2 因子分析可行性检验第54-56页
        4.4.3 主因子的提取第56-58页
        4.4.4 并购绩效综合得分模型的构建第58-60页
5 国有钢铁企业并购绩效分析与政策建议第60-73页
    5.1 国有钢铁企业并购绩效分析第60-69页
        5.1.1 国有钢铁企业并购绩效综合评价第60-64页
        5.1.2 国有钢铁企业不同模式下并购绩效的分析第64-69页
    5.2 政策建议第69-73页
        5.2.1 政府层面第69-70页
        5.2.2 企业层面第70-73页
结论第73-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附录第80-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600m~3/h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过程装备优化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铜基超疏水耐腐蚀Ni-Co薄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