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特殊电机论文--永磁电机论文

交流调磁双交错混合励磁电机空载调磁特性及结构参数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电机的结构参数研究第9-14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双交错混合励磁电机的拓扑结构和运行原理第16-30页
    2.1 基本概念第16-18页
    2.2 拓扑结构第18-20页
    2.3 运行原理第20-23页
        2.3.1 三种状态下的磁场分析第20-22页
        2.3.2 各绕组中电压分量的分析第22-23页
    2.4 平衡关系第23-29页
        2.4.1 各绕组中的磁链方程第23-24页
        2.4.2 各绕组中的电压平衡方程第24-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双交错混合励磁电机的功率关系第30-34页
    3.1 功率与转矩平衡方程式第30-31页
    3.2 功率特性分析第31-33页
        3.2.1 有功功角特性第31-33页
        3.2.2 无功功角特性第33页
    3.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双交错混合励磁电机的结构参数研究第34-44页
    4.1 基于磁场分块的反电动势解析计算方法第34-36页
        4.1.1 反电动势磁场分块计算方法第34-35页
        4.1.2 解析方法有效性验证第35-36页
    4.2 双交错混合励磁电机的极槽配合选择第36-38页
        4.2.1 双交错混合励磁电机的极槽配合分类第36-37页
        4.2.2 双交错混合励磁电机的极槽配合验证第37-38页
    4.3 双交错混合励磁电机的绕组链接方式第38-39页
    4.4 等厚磁钢产生正弦反电势第39-43页
        4.4.1 等厚磁钢的优点第39页
        4.4.2 等厚磁钢产生正弦反电势的分析第39-41页
        4.4.3 等厚磁钢产生正弦反电势的验证第41-43页
    4.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样机试验第44-48页
    5.1 空载调磁实验第44-47页
    5.2 等厚磁钢产生正弦反电势实验第47-4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6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56-57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科研鉴定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ASICON型LiM2(PO43(M=Zr/Hf)固体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热管理及电化学—热耦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