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改革的领导组织建构--对小组实践的一种理论分析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一. 绪论 | 第12-19页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2.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二)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14-15页 |
1. 研究的方法 | 第14页 |
2. 研究的思路 | 第14-15页 |
(三)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3. 研究评价 | 第17-18页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二. 改革推进面临的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条件 | 第19-27页 |
(一) 时代发展带来的外部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 第19-24页 |
1. 国内环境 | 第19-23页 |
(1) 经济领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 第19-20页 |
(2) 政治领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 第20-21页 |
(3) 文化领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 第21页 |
(4) 生态与民生领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 第21-23页 |
2. 国际环境 | 第23-24页 |
(二) 来自常规官僚组织内部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 第24页 |
(三) 原有的领导组织触碰限制性条件 | 第24-25页 |
(四) 新的领导组织建构探索 | 第25-27页 |
三. 任务型组织 | 第27-38页 |
(一) 任务型组织概述 | 第27-33页 |
1. 任务型组织的外源成因 | 第27-29页 |
2. 政府管理自身组织思路的转变 | 第29-31页 |
3. 任务型组织的内涵与发展 | 第31-33页 |
(二) 当代任务型组织的独特性 | 第33-38页 |
1. 组织设立的回应性 | 第33-34页 |
2. 组织结构的耗散性 | 第34-35页 |
3. 权力关系的集合性 | 第35-36页 |
4. 交往模式的互动性 | 第36页 |
5. 资源获取的及时性 | 第36-38页 |
四. 作为一种任务型组织的小组 | 第38-52页 |
(一) 小组符合任务型组织特征 | 第38-40页 |
(二) 小组实践契合中国的改革现实 | 第40-42页 |
(三) 十八大后的小组实践分析 | 第42-52页 |
1. 功能角色 | 第46-50页 |
(1) 决策咨询功能 | 第46-49页 |
(2) 监督协调功能 | 第49-50页 |
2. 运行效果 | 第50-52页 |
五. 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小组实践 | 第52-67页 |
(一) 回应时代挑战与改革现实 | 第52-56页 |
1. 作为管理/完成任务的工具 | 第52-53页 |
2. 作为权宜性的手段 | 第53-56页 |
(1) 对落后的官僚制度的功能性修补 | 第53-54页 |
(2) 对组织内部阻力的克服手段 | 第54-56页 |
(二) 作为领导组织建构的小组实践 | 第56-67页 |
1. 在改革过程中风险治理相关领域的适用 | 第56-60页 |
2. 推动改革过程中的政府转型 | 第60-62页 |
3. 对改革过程中新市民社会差异化的回应 | 第62-67页 |
六. 结语与不足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