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铝合金轮毂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1页 |
1.2 铝合金轮毂的市场需求分析 | 第11-14页 |
1.2.1 国外市场需求 | 第12-13页 |
1.2.2 国内市场需求 | 第13-14页 |
1.3 铝合金轮毂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17页 |
1.3.1 铝合金轮毂生产现状分析 | 第14页 |
1.3.2 铝合金轮毂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3.3 铝合金轮毂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铝合金轮毂结构及制造方法 | 第18-27页 |
2.1 铝合金轮毂的结构形式及特点分析 | 第18-20页 |
2.1.1 铝合金轮毂的结构 | 第18-19页 |
2.1.2 铝合金轮毂的特点 | 第19-20页 |
2.2 铝合金轮毂质量要求和保证措施 | 第20-23页 |
2.2.1 铝合金轮毂性能要求 | 第20-21页 |
2.2.2 铝合金轮毂质量保证措施 | 第21-23页 |
2.3 铝合金轮毂制造方法对跳动和不平衡影响分析 | 第23-26页 |
2.3.1 铝合金轮毂的制造方法 | 第23-25页 |
2.3.2 铸造成型工艺对铝合金轮毂跳动和平衡影响 | 第25页 |
2.3.3 锻造成型工艺对铝合金轮毂跳动和平衡影响 | 第25页 |
2.3.4 半固态模锻成型工艺对铝合金轮毂跳动和平衡影响 | 第25-26页 |
2.3.5 旋压成型工艺对铝合金轮毂跳动和平衡影响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铝合金轮毂跳动分析与检测 | 第27-44页 |
3.1 铝合金轮毂跳动及分类 | 第27-28页 |
3.2 铝合金轮毂跳动的影响分析与评价方法 | 第28-29页 |
3.2.1 铝合金轮毂跳动对汽车的影响分析 | 第28页 |
3.2.2 铝合金轮毂跳动的评价方法 | 第28-29页 |
3.3 铝合金轮毂跳动测量原理与方法 | 第29-33页 |
3.3.1 铝合金轮毂跳动的测量原理 | 第29-31页 |
3.3.2 铝合金轮毂跳动与谐波的关系 | 第31-32页 |
3.3.3 铝合金轮毂跳动的检测方法评价分析 | 第32-33页 |
3.4 铝合金轮毂跳动测量过程与分析 | 第33-43页 |
3.4.1 铝合金轮毂跳动测量过程 | 第33-35页 |
3.4.2 铝合金轮毂跳动的检测和分析 | 第35-40页 |
3.4.3 铝合金轮毂跳动不良的原因分析和改善措施 | 第40-42页 |
3.4.4 铝合金轮毂跳动测量实验验证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铝合金轮毂动平衡分析与检测 | 第44-80页 |
4.1 铝合金轮毂动平衡的目的和意义 | 第44-45页 |
4.2 铝合金轮毂平衡分析与计算 | 第45-48页 |
4.2.1 铝合金轮毂静平衡和动平衡的区别 | 第45-46页 |
4.2.2 铝合金轮毂静平衡分析计算 | 第46-47页 |
4.2.3 铝合金轮毂动平衡分析计算 | 第47-48页 |
4.3 铝合金轮毂平衡检测分析 | 第48-59页 |
4.3.1 铝合金轮毂平衡试验机 | 第50-56页 |
4.3.2 铝合金轮毂平衡检测过程 | 第56-58页 |
4.3.3 铝合金轮毂平衡检测标准 | 第58-59页 |
4.4 铝合金轮毂结构与平衡模式关系分析 | 第59-63页 |
4.4.1 铝合金轮毂平衡配重 | 第59-61页 |
4.4.2 铝合金轮毂结构与平衡模式关系分析 | 第61-63页 |
4.5 铝合金轮毂动平衡检测分析与改进设计 | 第63-79页 |
4.5.1 铝合金轮毂平衡检测误差分析 | 第63-66页 |
4.5.2 铝合金轮毂检测结果和原因分析 | 第66-77页 |
4.5.3 铝合金轮毂平衡的改进设计 | 第77-7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