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2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1 不兼容视频编码的加密算法 | 第10页 |
1.3.2 兼容编码的视频加密算法 | 第10-12页 |
1.4 现有视频加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12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2-14页 |
第2章 混沌密码学理论与视频编解码技术 | 第14-23页 |
2.1 混沌密码学理论 | 第14-17页 |
2.1.1 混沌的概念及特性 | 第14-15页 |
2.1.2 判断混沌的方法 | 第15-16页 |
2.1.3 混沌与密码学的关系 | 第16-17页 |
2.2 传输级视频加密技术分析 | 第17-20页 |
2.2.1 传输级视频图像加密算法 | 第17-19页 |
2.2.2 数据传输过程中网络地址转换的原理 | 第19-20页 |
2.3 H.264 视频编解码标准分析 | 第20-22页 |
2.3.1 H.264 的结构 | 第20页 |
2.3.2 H.264 编解码框架 | 第20-22页 |
2.3.3 H.264 编解码的关键技术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基于复合混沌的传输级视频加密算法设计 | 第23-40页 |
3.1 方案总体框架设计 | 第23页 |
3.2 基于扰动技术复合混沌序列的产生 | 第23-25页 |
3.2.1 复合混沌方程的选取 | 第23-24页 |
3.2.2 利用扰动技术解决有限精度问题 | 第24页 |
3.2.3 复合混沌数字化算法及伪随机性分析 | 第24-25页 |
3.3 传输级视频加密算法设计 | 第25-27页 |
3.3.1 视频图像置乱加密操作 | 第25-26页 |
3.3.2 视频图像替代加密操作 | 第26-27页 |
3.4 基于UDP协议的服务器与客户端设计 | 第27-31页 |
3.4.1 摄像头视频图像的采集 | 第27-28页 |
3.4.2 服务器与客户端通信过程 | 第28-30页 |
3.4.3 视频数据传输 | 第30-31页 |
3.5 实验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31-39页 |
3.5.1 密钥流安全分析 | 第31-32页 |
3.5.2 视频加解密算法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32-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基于超混沌的H.264 存储级视频加密算法设计 | 第40-59页 |
4.1 方案总体框架设计 | 第40-41页 |
4.2 超混沌伪随机序列产生算法 | 第41-45页 |
4.2.1 超混沌系统的构造及性能分析 | 第41-44页 |
4.2.2 超混沌序列数字化算法 | 第44-45页 |
4.3 基于CABAC熵编码的视频加密算法 | 第45-48页 |
4.3.1 CABAC熵编码原理 | 第46-47页 |
4.3.2 算法描述 | 第47-48页 |
4.4 实验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8-58页 |
4.4.1 密钥流安全性测试 | 第48-52页 |
4.4.2 视频加密算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52-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基于高维混沌的视频加密系统实现 | 第59-69页 |
5.1 开发环境 | 第59页 |
5.2 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9-65页 |
5.2.1 系统整体功能设计 | 第59-61页 |
5.2.2 系统详细功能设计与实现 | 第61-65页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第65-68页 |
5.3.1 传输级视频加解密部分的测试 | 第65-67页 |
5.3.2 存储级视频加解密部分的测试 | 第67-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