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2-15页 |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路由协议概述 | 第15-35页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 | 第15-18页 |
2.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 | 第16-17页 |
2.1.2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 | 第17-18页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说明 | 第18-19页 |
2.2.1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设计目标 | 第18-19页 |
2.2.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设计难题 | 第19页 |
2.3 常见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类方法 | 第19-31页 |
2.3.1 分簇路由协议 | 第20-24页 |
2.3.2 平面路由协议 | 第24-29页 |
2.3.3 其他的路由协议 | 第29-30页 |
2.3.4 平面路由协议和分簇路由协议的比较 | 第30-31页 |
2.4 通信模块减少能耗方法 | 第31-32页 |
2.4.1 降低数据流量 | 第31页 |
2.4.2 延长节点睡眠时间 | 第31-32页 |
2.4.3 采用短距离多跳的方式进行通信 | 第32页 |
2.5 问题研究方向 | 第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5页 |
第三章 K均值聚类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介绍 | 第35-45页 |
3.1 聚类算法 | 第35-37页 |
3.1.1 K均值聚类算法 | 第35-37页 |
3.2 粒子群算法 | 第37-43页 |
3.2.1 基本原理 | 第37-38页 |
3.2.2. 专业术语介绍 | 第38-39页 |
3.2.3 算法基本流程 | 第39-40页 |
3.2.4 粒子群算法的构成要素 | 第40页 |
3.2.5 控制参数选择 | 第40页 |
3.2.6 粒子群算法群体智能搜索 | 第40-41页 |
3.2.7 几种改进型粒子群算法 | 第41-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分簇的无线传感器路由协议 | 第45-55页 |
4.1 研究模型假定 | 第46-47页 |
4.1.1 无线传输能量模型 | 第46-47页 |
4.1.2 网络模型 | 第47页 |
4.2 LEACH协议概述以及改进策略 | 第47-49页 |
4.2.1 LEACH协议概述 | 第47-48页 |
4.2.2 LEACH协议的改进策略 | 第48-49页 |
4.3 K-DENC分簇协议 | 第49-54页 |
4.3.1 簇的建立 | 第49-50页 |
4.3.2 簇头节点的选取 | 第50页 |
4.3.3 主簇头的选举 | 第50-51页 |
4.3.4 副簇头节点的选举 | 第51-52页 |
4.3.5 稳态阶段 | 第52页 |
4.3.6 最佳分簇数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模拟与仿真 | 第55-61页 |
5.1 协议分析及仿真 | 第55-60页 |
5.1.1 参数设置 | 第55页 |
5.1.2 仿真与分析 | 第55-60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1-65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1-62页 |
6.2 展望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页 |
一、学术论文 | 第71页 |
二、科研项目 | 第71页 |
三、所获奖项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