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外语论文--英语论文

农村高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错误分析和对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引言第8-22页
    1.1 研究背景第8-20页
        1.1.1 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现状第8-9页
        1.1.2 农村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第9-19页
            1.1.2.1 教师视野下的英语写作第9-13页
            1.1.2.2 学生视野下的英语写作第13-19页
        1.1.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写作的要求第19-20页
    1.2 研究意义第20-21页
        1.2.1 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第20页
        1.2.2 研究英语写作错误的重要性第20-21页
    1.3 论文结构第21-2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2-35页
    2.1 相关概念介绍第22-25页
        2.1.1 “错误”的概念界定第22-23页
        2.1.2 “错误”的分类第23-25页
    2.2 相关的错误研究理论介绍第25-31页
        2.2.1 对比分析理论第25-26页
            2.2.1.1 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第25页
            2.2.1.2 对比分析的基本观点第25-26页
            2.2.1.3 对比分析理论的贡献和局限第26页
        2.2.2 错误分析理论第26-29页
            2.2.2.1 错误分析的理论基础第26-27页
            2.2.2.2 错误分析的步骤第27-28页
            2.2.2.3 错误分析的意义第28页
            2.2.2.4 错误分析理论的贡献和局限第28-29页
        2.2.3 中介语理论第29-30页
            2.2.3.1 中介语的定义第29页
            2.2.3.3 中介语的发展阶段第29-30页
            2.2.3.4 中介语理论的贡献第30页
        2.2.4 语言迁移理论第30-31页
            2.2.4.1 语言迁移的定义和分类第30-31页
            2.2.4.2 语言迁移的层面第31页
    2.3 国内错误分析研究第31-35页
        2.3.1 国内学者对错误分析的研究第31-32页
        2.3.2 国内教学期刊中对错误分析的研究第32-35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35-41页
    3.1 研究目的第35页
    3.2 研究问题第35页
    3.3 研究对象第35页
    3.4 研究方法第35-36页
    3.5 研究步骤第36-41页
        3.5.1 数据收集第36页
        3.5.2 数据处理第36页
        3.5.3 数据描述第36-39页
        3.5.4 数据分析第39-41页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第41-57页
    4.1 错误的主要类型与分析第41-50页
        4.1.1 语言知识基础性错误第41-46页
            4.1.1.1 词汇错误第41-43页
            4.1.1.2 语法错误第43-46页
        4.1.2 语篇能力性错误第46-49页
            4.1.2.1 连贯层面第47-48页
            4.1.2.2 衔接层面第48-49页
        4.1.3 技术性错误第49-50页
    4.2 写作错误归因第50-57页
        4.2.1 语际迁移第51-53页
            4.2.1.1 词汇迁移第51-52页
            4.2.1.2 语法迁移第52页
            4.2.1.3 文化和思维模式的迁移第52-53页
        4.2.2 语内迁移第53-54页
            4.2.2.1 概括过度第53-54页
            4.2.2.2 相互关联第54页
            4.2.2.3 忽视规则限制第54页
        4.2.3 其他原因第54-57页
            4.2.3.1 诱导性错误第54-55页
            4.2.3.2 成品中心法第55页
            4.2.3.3 缺乏实践第55-56页
            4.2.3.4 语言输入的不足第56-57页
第五章 农村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第57-69页
    5.1 语言层面第57-61页
        5.1.1 灵活运用词块教学策略第57-59页
            5.1.1.1 培养学生辨识和积累词块的能力第57-58页
            5.1.1.2 培养学生运用词块的能力第58-59页
            5.1.1.3 落实词块的背诵和检测第59页
        5.1.2 积极推进句式训练第59-61页
            5.1.2.1 翻译句子第59-60页
            5.1.2.2 同义句转换第60页
            5.1.2.3 改写句子第60页
            5.1.2.4 扩写句子第60-61页
            5.1.2.5 选词造句第61页
            5.1.2.6 阅读中贯彻句式分析第61页
    5.2 结构层面第61-64页
        5.2.1 培养写作习惯,合理设置文章结构第62页
        5.2.2 重视语篇教学,提高语篇组织能力第62-64页
            5.2.2.1 宏观层面:分析把握文体特征、篇章结构和内在逻辑第62-63页
            5.2.2.2 微观层面:识别和运用连接语的意义和作用第63-64页
    5.3 思维层面第64-66页
        5.3.1 重视英汉差异,减少汉语负迁移第64-65页
        5.3.2 重视以思维为导向的文本阅读第65-66页
        5.3.3 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及话题的评论第66页
    5.4 反馈层面第66-69页
        5.4.1 提倡学生自评互评,培养自主纠错意识第66-67页
        5.4.2 教师批改有所侧重,善于发掘闪光点第67-68页
        5.4.3 讲评和面批相结合,优势互补第68-69页
第六章 结论第69-71页
    6.1 研究结论第69页
    6.2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第69-71页
附录第71-79页
    附录A 农村高中英语教师英语写作教学状况调查问卷第71-74页
    附录B 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写作学习状况调查问卷第74-76页
    附录C 收集文本写作试题第76-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式思维模式影响下学生译员译语特点的研究--以白岩松耶鲁大学演讲为例的实验报告
下一篇: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多模态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