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包装工程论文--包装材料论文

大型机电产品包装箱力学性能研究与结构优化设计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页
    1.2 包装箱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1 包装箱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木质包装箱材料应用现状第11页
    1.3 国内外竹木复合材料研究发展现状第11-12页
        1.3.1 国内竹木复合材料研究发展现状第11-12页
        1.3.2 国外竹木复合材料研究发展现状第12页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2-14页
第二章 竹木复合材料工程常数的测定第14-27页
    2.1 引言第14页
    2.2 竹木复合材料工程常数测定原理第14-16页
    2.3 材料试件的准备第16页
    2.4 工程常数的测定第16-25页
        2.4.1 纵向(顺纹)抗弯弹性模量EL、纵横向泊松比μLT测定第16-19页
        2.4.2 纵弦向泊松比μLZ的测定第19-20页
        2.4.3 横向压缩弹性模量ET、横弦向泊松比μTZ的测定第20-22页
        2.4.4 弦向压缩弹性模量EZ的测定第22-23页
        2.4.5 纵横向剪切模量GLT、纵弦向剪切模量GLZ的测定第23-25页
        2.4.6 材料横弦向剪切模量GTZ第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有限元法理论基础第27-30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有限元方法的简介第27页
    3.3 有限元法的基本步骤第27-28页
    3.4 ANSYSWorkbench有限元软件简介第28-29页
    3.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包装箱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0-35页
    4.1 引言第30页
    4.2 包装箱几何模型的建立第30-32页
    4.3 包装箱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2-34页
        4.3.1 结构模型的简化第32页
        4.3.2 单元选择第32-33页
        4.3.3 材料参数第33页
        4.3.4 网格的划分及质量检查第33页
        4.3.5 网格的质量第33-34页
    4.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五章 包装箱静力学分析第35-53页
    5.1 引言第35页
    5.2 静力学分析理论基础第35页
    5.3 包装箱底座静力分析第35-41页
        5.3.1 底座理论分析第35-39页
        5.3.2 中间滑木有限元分析第39-41页
    5.4 包装箱均布载荷有限元分析第41-43页
        5.4.1 包装箱有限元分析步骤第41页
        5.4.2 包装箱均码载荷结果分析第41-43页
    5.5 包装箱起吊分析第43-49页
        5.5.1 起吊强度理论分析第43-46页
        5.5.2 包装箱起吊有限元分析第46-49页
    5.6 包装箱堆码分析第49-52页
        5.6.1 侧立柱的强度验证第49-50页
        5.6.2 包装箱堆码有限元分析第50-52页
    5.7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包装箱动力学分析第53-66页
    6.1 引言第53页
    6.2 模态分析第53-59页
        6.2.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第53-54页
        6.2.2 模态提取的方法第54页
        6.2.3 模态分析步骤第54页
        6.2.4 包装箱模态分析结果第54-58页
        6.2.5 包装箱模态评估第58-59页
    6.3 随机振动分析第59-64页
        6.3.1 包装箱随机振动概述第59-60页
        6.3.2 随机振动理论基础第60页
        6.3.3 标准公路谱PSD曲线第60-62页
        6.3.4 随机振动有限元分析第62-64页
        6.3.5 随机振动数据分析第64页
    6.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七章 优化设计第66-73页
    7.1 引言第66页
    7.2 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第66页
    7.3 优化设计类型第66-67页
    7.4 包装箱优化设计第67-72页
        7.4.1 建立有化设计模型第67页
        7.4.2 优化设计步骤及结果分析第67-72页
    7.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8.1 本课题完成的主要工作第73页
    8.2 创新性成果第73-74页
    8.3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孔节流静压气体轴承的特性计算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西安市污水资源化利用外部效果测算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