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2 低照度图像增强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非物理模型方法第9-11页
        1.2.2 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第11-12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第12-15页
第二章 常用的图像增强算法第15-24页
    2.1 灰度变换算法第15-17页
        2.1.1 基本变换方法第15-16页
        2.1.2 分段变换第16-17页
    2.2 直方图均衡化第17-19页
    2.3 Retinex图像增强算法第19-22页
        2.3.1 基于路径的Retinex图像增强算法第20页
        2.3.2 具有迭代形式的Retinex图像增强算法第20-21页
        2.3.3 基于邻域的Retinex图像增强算法第21-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三章 基于暗原色先验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第24-35页
    3.1 大气散射模型第24-27页
    3.2 暗原色先验第27-28页
    3.3 基于暗原色先验的去雾方法第28-30页
        3.3.1 基于暗原色先验的去雾算法第28-30页
        3.3.2 大气光估计算法第30页
        3.3.3 清晰图像重建第30页
    3.4 基于暗原色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第30-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基于图像深度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第35-49页
    4.1 暗原色先验去雾方法改进第35-39页
        4.1.1 透射率估计改进方法第35-37页
        4.1.2 大气光估计改进方法第37-39页
    4.2 基于图像深度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第39-46页
        4.2.1 用于低照度图像增强的大气光估计第39-41页
        4.2.2 基于中值滤波和局部自适应维纳滤波的透射率估计第41-44页
        4.2.3 基于图像深度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第44-45页
        4.2.4 本文提出的算法流程第45-46页
    4.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第46-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基于Retinex理论和色彩保持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第49-58页
    5.1 基于图像深度的变尺度Retinex去雾算法第49-53页
        5.1.1 大气散射模型和Retinex理论第49-50页
        5.1.2 图像深度和Retinex尺度值的关系第50-51页
        5.1.3 基于图像深度的变尺度Retinex去雾算法第51-52页
        5.1.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52-53页
    5.2 基于Retinex理论和色彩保持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第53-57页
        5.2.1 色彩保持算法第53-54页
        5.2.2 基于Retinex理论和色彩保持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第54-55页
        5.2.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55-57页
    5.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58-60页
    6.1 总结第58页
    6.2 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ndroid系统的持续集成自动化测试框架的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高精度SAR ADC自校准技术研究与关键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