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发展情况 | 第9-10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背景 | 第12-21页 |
2.1 Android系统概述 | 第12-13页 |
2.2 Android自动化测试 | 第13-18页 |
2.2.1 软件测试 | 第13-15页 |
2.2.2 什么是自动化测试 | 第15-16页 |
2.2.3 自动化测试的优越性 | 第16页 |
2.2.4 自动化测试的局限性 | 第16-17页 |
2.2.5 典型的Android测试框架 | 第17-18页 |
2.3 持续集成 | 第18-20页 |
2.3.1 什么是持续集成 | 第18页 |
2.3.2 持续集成的原则 | 第18-19页 |
2.3.3 持续集成系统的组成 | 第19-20页 |
2.3.4 典型持续集成工具的对比 | 第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Android系统的持续集成自动化测试框架的理论研究 | 第21-47页 |
3.1 总体架构设计 | 第21-24页 |
3.1.1 框架模型 | 第21-22页 |
3.1.2 框架原理和理论依据 | 第22-24页 |
3.2 基于分层事件流的功能测试 | 第24-33页 |
3.2.1 功能测试框架模型 | 第24-25页 |
3.2.2 分层事件流 | 第25-27页 |
3.2.3 抽象字提取 | 第27-28页 |
3.2.4 功能测试环境 | 第28-29页 |
3.2.5 工具类方法 | 第29-32页 |
3.2.6 扩展的工具类 | 第32-33页 |
3.3 应用竞品对比的Android性能监测 | 第33-41页 |
3.3.1 性能监控总体设计 | 第34-37页 |
3.3.2 Android平台性能参数 | 第37页 |
3.3.3 性能参数的获取 | 第37-41页 |
3.4 稳定性测试理论研究 | 第41-42页 |
3.4.1 稳定性测试理论 | 第41页 |
3.4.2 改进的稳定性测试 | 第41-42页 |
3.5 改进的可持续集成体系研究 | 第42-46页 |
3.5.1 自动化测试的可持续集成总体设计 | 第42-44页 |
3.5.2 编译关键字的设计 | 第44-45页 |
3.5.3 自动编译策略 | 第45-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Android系统的持续集成自动化测试的实践 | 第47-73页 |
4.1 应用程序介绍 | 第47-48页 |
4.2 持续集成自动化测试系统的搭建 | 第48-49页 |
4.3 功能自动化测试 | 第49-60页 |
4.3.1 测试模块分类 | 第49-50页 |
4.3.2 事件流分层处理 | 第50-51页 |
4.3.3 提取主要抽象字 | 第51-57页 |
4.3.4 测试用例的设计 | 第57页 |
4.3.5 测试用例的实现 | 第57-59页 |
4.3.6 测试用例的执行 | 第59-60页 |
4.4 性能自动化测试 | 第60-67页 |
4.4.1 性能测试框架的搭建 | 第60-62页 |
4.4.2 监听器的实现 | 第62页 |
4.4.3 获取应用的基础数据 | 第62-64页 |
4.4.4 获取应用的性能原始数据 | 第64-65页 |
4.4.5 测试结果的格式化处理 | 第65-67页 |
4.5 稳定性自动化测试 | 第67页 |
4.6 改进的持续集成实现 | 第67-72页 |
4.6.1 编译脚本的开发 | 第68-69页 |
4.6.2 二维码优化 | 第69页 |
4.6.3 配置自动编译任务 | 第69-71页 |
4.6.4 配置自动化测试任务 | 第71-7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73-78页 |
5.1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73-77页 |
5.1.1 功能自动化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73页 |
5.1.2 性能自动化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73-76页 |
5.1.3 稳定性自动化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76-77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78-79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