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ANSYS软件简介及数值分析模型建立 | 第16-30页 |
2.1 ANSYS软件及结构单元介绍 | 第16-19页 |
2.1.1 有限单元法 | 第16页 |
2.1.2 ANSYS软件 | 第16-17页 |
2.1.3 SOLID65单元 | 第17-19页 |
2.1.4 LINK8单元 | 第19页 |
2.2 ANSYS数值模型建立 | 第19-28页 |
2.2.1 钢筋混凝土模型建模方式及相应参数 | 第20-21页 |
2.2.2 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型 | 第21-22页 |
2.2.3 模型的建立 | 第22-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静力作用下抗滑桩工作性能分析 | 第30-57页 |
3.1 荷载分布模式对抗滑桩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30-34页 |
3.1.1 模型参数 | 第30-31页 |
3.1.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3.2 弹性模量E对抗滑桩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34-47页 |
3.2.1 混凝土强度不同对抗滑桩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35-39页 |
3.2.2 纵向受力钢筋等级不同对抗滑桩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39-43页 |
3.2.3 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同对抗滑桩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43-47页 |
3.3 惯性矩Ⅰ对抗滑桩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47-51页 |
3.3.1 模型参数 | 第47-48页 |
3.3.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8-51页 |
3.4 长细比L/H对抗滑桩工程性能的影响 | 第51-56页 |
3.4.1 模型参数 | 第52页 |
3.4.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2-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动力作用下抗滑桩工作性能分析 | 第57-69页 |
4.1 动力作用下荷载分布模式对抗滑桩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57-62页 |
4.1.1 模型参数 | 第57页 |
4.1.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7-62页 |
4.2 动力作用下加载时间对抗滑桩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62-65页 |
4.2.1 模型参数 | 第62-63页 |
4.2.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4.3 动力作用下荷载频率对抗滑桩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65-67页 |
4.3.1 模型参数 | 第65-66页 |
4.3.2 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2页 |
5.1 结论 | 第69-71页 |
5.2 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