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古代语法(文言语法)论文

東漢譯經形容詞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凡例第10-13页
第一章 緒論第13-43页
    1.1 選題緣起第13-15页
    1.2 研究综述第15-27页
        1.2.1 古漢語形容詞研究第15-20页
        1.2.2 東汉佛經語言研究第20-27页
    1.3 研究意義第27-32页
        1.3.1 有助於誤题誤入經的考辨第27-29页
        1.3.2 有助於辭書的修訂第29-32页
    1.4 研究語料與方法第32-43页
        1.4.1 選定譯經篇目第32-37页
        1.4.2 研究方法第37-39页
        1.4.3 本文相關的理論依據及說明第39-43页
第二章 單音形容詞第43-68页
    2.1 东汉譯經形容詞中的承古詞第44-46页
    2.2 东汉譯經中的新詞新義第46-55页
    2.3 單音節形容詞的構詞能力研究第55-68页
        2.3.1 構詞能力与義項數量第57-60页
        2.3.2 構詞能力與佛教引申義第60-68页
第三章 複音形容詞第68-99页
    3.1 雙音形容詞第69-91页
        3.1.1 單純詞第69-72页
        3.1.2 並列式複音形容詞第72-87页
        3.1.3 偏正式複音形容詞第87-89页
        3.1.4 動賓式複音形容詞第89-90页
        3.1.5 其他結構複音形容詞第90-91页
    3.2 多音節形容詞第91-95页
        3.2.1 三音節形容詞第91-93页
        3.2.2 四音節形容詞第93-95页
    3.3 音譯和半音半意形容詞第95-99页
        3.3.1 音譯形容詞第95-97页
        3.3.2 半音半意形容詞第97-99页
第四章 东漢譯經中單音形容詞的語素化第99-131页
    4.1 語素與語素化第99-102页
    4.2 語素化研究個案(一)——以“正”為例第102-115页
        4.2.1 上古漢语時期第105-106页
        4.2.2 中古漢語時期第106-113页
        4.2.3 近代漢語時期第113-115页
    4.3 語素化研究個案(二)——以“明”為例第115-131页
        4.3.1 上古漢语時期第118-120页
        4.3.2 中古漢语時期第120-126页
        4.3.3 近代漢語時期第126-131页
第五章 东漢譯經形容詞語義場個案研究第131-163页
    5.1 东汉譯經形容詞語義場概況第133-148页
        5.1.1 非述人形容詞語義場第133-135页
        5.1.2 述人形容詞語義場(上)第135-138页
        5.1.3 述人形容詞语義場(下)第138-148页
    5.2 聰慧語義場個案分析第148-156页
    5.3 愚笨語義場個案分析第156-163页
第六章 东汉譯經形容詞的特點第163-180页
    6.1 修飾對象的嚴格性第163-173页
    6.2 組合的寬泛性第173-176页
    6.3 後世譯經的廣泛沿用第176-180页
結语第180-184页
引用文獻第184-186页
參考文獻第186-195页
致謝語第195-196页
作者簡歷第196页

论文共1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漢語木部艸部核心義研究
下一篇:古漢語受事前置句的話題性研究--信息結構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