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刑法思想及当代立法启示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页 |
一、商鞅刑法思想的时代背景 | 第10-13页 |
(一) 民有私田 | 第10-11页 |
(二) 诸侯争霸 | 第11-12页 |
(三) 百家争鸣 | 第12页 |
(四) 法礼相争 | 第12-13页 |
二、商鞅刑法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一) 刑法起源论 | 第13-14页 |
(二) 人性论 | 第14-16页 |
(三) 变法论 | 第16页 |
三、商鞅刑法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 第16-24页 |
(一) 任法去私 | 第16-17页 |
(二) 刑赏并用 | 第17-18页 |
(三) 轻罪重刑 | 第18-19页 |
(四) 刑用相过 | 第19-20页 |
(五) 族刑边坐 | 第20页 |
(六) 不赦不囿 | 第20-21页 |
(七) 法的规范性 | 第21-22页 |
(八) 法的公正性 | 第22-23页 |
(九) 法的公开性 | 第23-24页 |
四、南鞅刑法思想的历史影响与评价 | 第24-25页 |
(一) 继往开来法学思想 | 第24-25页 |
(二) 力促秦国一统开下 | 第25页 |
五、商鞅刑法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25-31页 |
(一) 强调刑法的重要作用 | 第25-27页 |
(二) 强调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 第27-29页 |
(三) 结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个人简历 | 第35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