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道德教育论文

习近平道德观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22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9-10页
        1.2.2 现实意义第10页
    1.3 研究现状第10-20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8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3 研究述评第20页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第20-22页
        1.4.1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2 主要创新点第21-22页
2 道德观的基本理论第22-30页
    2.1 基本概念第22-26页
        2.1.1 道德的相关概念第23-26页
        2.1.2 道德观的相关概念第26页
    2.2 基本理论依据第26-30页
        2.2.1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第27页
        2.2.2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第27-30页
3 习近平道德观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来源与历史过程第30-40页
    3.1 习近平道德观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来源第30-34页
        3.1.1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第30-31页
        3.1.2 中国优秀传统道德观第31-32页
        3.1.3 中共近几代领导人的道德观第32-34页
    3.2 习近平道德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第34-40页
        3.2.1 习近平道德观的萌芽期第34-35页
        3.2.2 习近平道德观的建立期第35-36页
        3.2.3 习近平道德观的发展期第36-38页
        3.2.4 习近平道德观的成熟期第38-40页
4 习近平道德观的基本内容第40-50页
    4.1 道德的地位和作用第40-41页
        4.1.1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第40页
        4.1.2 “德治至上、敬德保民是中华道德文化的核心内容”第40-41页
        4.1.3 道德为“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第41页
    4.2 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第41-45页
        4.2.1 “私德”建设第41-42页
        4.2.2 “公德”建设第42-43页
        4.2.3 “大德”建设第43-45页
    4.3 道德建设的实现路径第45-50页
        4.3.1 发扬优良家风第45-46页
        4.3.2 弘扬传统美德第46-47页
        4.3.3 学习道德典型第47页
        4.3.4 坚持读书实践第47-50页
5 习近平道德观的时代价值第50-54页
    5.1 习近平道德观的理论价值第50-52页
        5.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第50-51页
        5.1.2 拓展了党的历代领导人的道德观第51页
        5.1.3 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理论的时代创新第51-52页
    5.2 习近平道德观的实践价值第52-54页
        5.2.1 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第52页
        5.2.2 为新时期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第52-53页
        5.2.3 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撑第53-54页
6 结语第54-56页
致谢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附录1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圣·彼得·达米安的苦修主义思想研究
下一篇:《孙子兵法》管理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