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7-43页 |
1.1 介孔硅基材料及其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1.1.1 介孔硅基材料的种类 | 第18-20页 |
1.1.2 介孔硅基材料的合成 | 第20-22页 |
1.1.3 介孔硅基材料的功能化 | 第22-23页 |
1.2 介孔硅基材料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 | 第23-35页 |
1.2.1 药物传递系统 | 第24-27页 |
1.2.2 纳米介孔硅的药物负载方式 | 第27页 |
1.2.3 刺激响应释放型纳米介孔硅药物载体 | 第27-35页 |
1.3 介孔硅基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35-40页 |
1.3.1 SBA-15的调控及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36-37页 |
1.3.2 介孔Silicalite-1的制备及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37-40页 |
1.4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第40-41页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第41-43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41-42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42-43页 |
第2章 负载阿霉素的纳米介孔硅酸响应型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其控释性能 | 第43-56页 |
2.1 引言 | 第43-4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4-49页 |
2.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44-46页 |
2.2.2 纳米介孔硅(MSN)的合成 | 第46页 |
2.2.3 氨基修饰的纳米介孔硅(AP-MSN)的合成 | 第46页 |
2.2.4 阿霉素配合物(Dox-Ligand)的合成 | 第46-47页 |
2.2.5 FITC标记的纳米介孔硅(FITC-MSN)的合成 | 第47页 |
2.2.6 炔基修饰的纳米介孔硅(MSN-C≡C)的合成 | 第47页 |
2.2.7 负载阿霉素的纳米介孔硅(Dox-MSN)的合成 | 第47-48页 |
2.2.8 药物载体的表征及细胞实验 | 第48-49页 |
2.2.9 Dox-MSN在不同pH缓冲液中释放曲线的测定 | 第4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5页 |
2.3.1 Dox-MSN的表征结果及分析 | 第49-52页 |
2.3.2 Dox-MSN的pH刺激释放行为 | 第52页 |
2.3.3 Dox-MSN和Dox的细胞毒性 | 第52-53页 |
2.3.4 Dox-MSN的体外细胞摄取及定位 | 第53-5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3章 负载喜树碱的速率可控型纳米介孔硅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其控释性能 | 第56-71页 |
3.1 引言 | 第56-5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8-61页 |
3.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58-59页 |
3.2.2 巯基修饰的纳米介孔硅(MSN-SH)的合成 | 第59页 |
3.2.3 侧链为甲基的甲硅烷基醚-喜树碱前药的制备 | 第59-60页 |
3.2.4 侧链为乙基的甲硅烷基醚-喜树碱前药的制备 | 第60页 |
3.2.5 MSN-SH与甲硅烷基醚-喜树碱前药的装配 | 第60页 |
3.2.6 药物载体的表征 | 第60-61页 |
3.2.7 不同侧链药物载体在不同pH缓冲液中释放曲线的测定 | 第6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1-69页 |
3.3.1 药物载体的表征结果与讨论 | 第61-66页 |
3.3.2 不同pH对药物载体的喜树碱释放量的影响 | 第66-67页 |
3.3.3 MSN-SH、CPT与不同侧链MSN-CPT药物载体的细胞毒性 | 第67-68页 |
3.3.4 MSN-CPT的体外细胞摄取及定位 | 第68-6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4章 钴掺杂的介孔硅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 第71-92页 |
4.1 引言 | 第71-7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2-79页 |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72-74页 |
4.2.2 掺杂钴的介孔Silicalite-1 (Co@Silicalite-1)的制备 | 第74-75页 |
4.2.3 实验操作过程及产物分析计算 | 第75-78页 |
4.2.4 催化剂的表征 | 第78-7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9-90页 |
4.3.1 Co掺杂Silicalite-1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及分析 | 第79-87页 |
4.3.2 Co掺杂Silicalite-1催化剂对果糖转化乳酸甲酯的催化活性 | 第87-90页 |
4.3.3 近临界甲醇中催化果糖制备乳酸甲酯可能的反应路径 | 第9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5章 铜掺杂的介孔硅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 第92-109页 |
5.1 引言 | 第92-94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94-99页 |
5.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94-96页 |
5.2.2 掺杂CuO的介孔硅(CuO@Silicalite-1)的制备 | 第96-97页 |
5.2.3 掺杂Cu的的介孔硅(Cu@Silicalite-1)的制备 | 第97页 |
5.2.4 实验操作过程及产物分析计算 | 第97-99页 |
5.2.5 催化剂的表征 | 第9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99-107页 |
5.3.1 Cu掺杂Silicalite-1催化剂的表征结果与分析 | 第99-103页 |
5.3.2 Cu掺杂Silicalite-1催化剂的加氢活性 | 第103-10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9-113页 |
6.1 总结 | 第109-110页 |
6.2 创新点 | 第110-111页 |
6.3 展望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32页 |
作者简历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