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与电视新闻话语:以“柴静现象”为中心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对电视新闻记者型主持人及对柴静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3 对电视新闻话语的研究 | 第14-16页 |
1.3 话语与话语分析 | 第16-18页 |
1.4 柴静现象 | 第18-2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2章 记者型主持人与电视新闻话语空间 | 第21-34页 |
2.1 “柴静现象”的表现特征 | 第21-27页 |
2.1.1 语言风格上的摸索:从冷峻到人文关怀 | 第23-25页 |
2.1.2 目的性的题材选取 | 第25-26页 |
2.1.3 焦点关注上的时政特点 | 第26-27页 |
2.2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代表的话语力量 | 第27-30页 |
2.3 柴静与电视新闻话语空间 | 第30-34页 |
第3章 电视新闻话语分析 | 第34-51页 |
3.1 实际传播过程中的话语接受 | 第34-38页 |
3.1.1 实现话语接受的要求 | 第34-36页 |
3.1.2 受众解读的途径 | 第36-38页 |
3.2 电视新闻话语建构的目的及意义分析 | 第38-39页 |
3.3 从“柴静现象”分析电视新闻话语建构的方式 | 第39-51页 |
3.3.1 宏观考量 | 第39-42页 |
3.3.2 微观角度 | 第42-43页 |
3.3.3 制作要素 | 第43-51页 |
第4章 电视新闻话语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 第51-57页 |
4.1 电视新闻话语与意识形态 | 第51-53页 |
4.2 “柴静现象”与新闻话语意识形态 | 第53-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