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半导体二极管论文--二极管:按结构和性能分论文

场发射阴极OLED器件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1 绪论第11-23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及应用第11-13页
    1.3 有机电致发光基础理论第13-19页
        1.3.1 OLED 显示器的分类第13-14页
        1.3.2 OLED 器件的结构和发光原理第14-16页
            1.3.2.1 OLED 器件结构第14-15页
            1.3.2.2 OLED 器件的发光原理第15-16页
        1.3.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常用的材料第16-18页
        1.3.4 评价 OLED 器件的主要参数第18-19页
    1.4 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现状第19-20页
    1.5 实验设备介绍第20-22页
        1.5.1 真空蒸镀仪第20页
        1.5.2 直流磁控溅射镀膜仪第20-22页
    1.6 本论文主要工作第22-23页
2 底发射 OLED 器件性能研究第23-36页
    2.1 功能层厚度匹配对 OLED 器件性能影响第23-24页
    2.2 底发射 OLED 器件的制备及性能测试第24-26页
        2.2.1 底发射 OLED 器件的结构和制备第24-26页
        2.2.2 底发射 OLED 器件的性能测试第26页
    2.3 电子传输层(ETL)厚度对 OLED 器件的影响第26-29页
        2.3.1 引言第26页
        2.3.2 实验第26-27页
        2.3.3 结果分析第27-29页
    2.4 空穴传输层(HTL)厚度对 OLED 器件的影响第29-31页
        2.4.1 引言第29页
        2.4.2 实验第29-30页
        2.4.3 结果分析第30-31页
    2.5 空穴缓冲层(CuPc)对 OLED 器件的影响第31-35页
        2.5.1 引言第31-32页
        2.5.2 实验第32-33页
        2.5.3 结果分析第33-35页
    2.6 小结第35-36页
3 能量过滤磁控溅射低温沉积 ITO 薄膜的研究第36-47页
    3.1 引言第36-37页
    3.2 能量过滤磁控溅射技术制备 ITO 薄膜第37-38页
    3.3 ITO 薄膜的表征方法第38-39页
    3.4 过滤电极网栅目数对 ITO 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第39-42页
        3.4.1 实验第39-40页
        3.4.2 网栅目数对 ITO 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第40页
        3.4.3 网栅目数对 ITO 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第40-41页
        3.4.4 网栅目数对 ITO 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第41-42页
    3.5 衬底温度对 ITO 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第42-45页
        3.5.1 实验第43页
        3.5.2 衬底温度对 ITO 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第43-44页
        3.5.3 衬底温度对 ITO 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第44-45页
    3.6 小结第45-47页
4 顶发射 OLED 器件性能的研究第47-66页
    4.1 金属阴极 TOLED 器件的制备第47-50页
        4.1.1 TOLED 器件的制备第47-48页
        4.1.2 TOLED 器件的亮度—电压特性曲线第48-49页
        4.1.3 TOLED 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特性曲线第49-50页
    4.2 在硅基场发射阴极上制备 TOLED 器件第50-65页
        4.2.1 射频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制备纳米非晶碳膜第51-54页
            4.2.1.1 实验仪器介绍第52-53页
            4.2.1.2 纳米非晶碳薄膜的制备第53-54页
            4.2.1.3 纳米非晶碳薄膜的性能表征第54页
        4.2.2 不同的衬底处理方式对非晶碳薄膜性能的影响第54-59页
            4.2.2.1 不同衬底处理的非晶碳膜的制备第55-56页
            4.2.2.2 不同衬底处理方式对非晶碳膜表面形貌影响第56-57页
            4.2.2.3 不同衬底处理方式的非晶碳膜拉曼分析第57-59页
            4.2.2.4 结论第59页
        4.2.3 硅基碳基薄膜为阴极的 TOLED 器件的制备第59-63页
            4.2.3.1 实验第60-61页
            4.2.3.2 结果分析第61-62页
            4.2.3.3 结论第62-63页
        4.2.4 ITO 为阳极的硅基 TOLED 器件的制备第63-65页
            4.2.4.1 实验第63-64页
            4.2.4.2 TOLED 器件的性能表征第64-65页
    4.3 小结第65-66页
5 结论第66-68页
6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68-69页
    6.1 存在的问题第68页
    6.2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4页
个人简历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飞秒激光烧蚀熔石英光学元件的超快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低功耗FIR滤波器设计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