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氮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 | 第11-14页 |
1.1.1 氮污染现状 | 第11页 |
1.1.2 氮素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及主要污染来源 | 第11-13页 |
1.1.3 氮污染的危害 | 第13-14页 |
1.2 脱氮技术 | 第14-22页 |
1.2.1 物理化学脱氮技术 | 第14-16页 |
1.2.2 传统生物脱氮技术 | 第16-18页 |
1.2.3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 | 第18-22页 |
1.3 高温生物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1.3.1 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 第22-23页 |
1.3.2 常温生物脱氮技术研究 | 第23页 |
1.3.3 高温生物脱氮技术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4-27页 |
1.4.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4-25页 |
1.4.2 研究的内容 | 第25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27-3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7-29页 |
2.1.1 主要的仪器设备 | 第27页 |
2.1.2 培养基 | 第27-28页 |
2.1.3 检测16S rDNA所用试剂 | 第28-29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9-34页 |
2.2.1 高温好氧反硝化菌的驯化、分离 | 第29-30页 |
2.2.2 高温好氧反硝化菌的鉴定 | 第30-31页 |
2.2.3 高温好氧反硝化菌的16S rDNA序列测定 | 第31-32页 |
2.2.4 菌株XF3的高温好氧反硝化菌研究 | 第32-33页 |
2.2.5 菌株XF3的高温异养硝化研究 | 第33-34页 |
2.3 试验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2.3.1 细菌生长的测定 | 第34页 |
2.3.2 试验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高温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与鉴定 | 第35-41页 |
3.1 高温反硝化菌的分离 | 第35-38页 |
3.1.1 菌样采集 | 第35页 |
3.1.2 高温好氧反硝化细菌的驯化 | 第35页 |
3.1.3 高温好氧反硝化细的初筛及分离 | 第35-37页 |
3.1.4 高温好氧反硝化菌株的复选 | 第37-38页 |
3.2 高温好氧反硝化细菌生理特性的研究 | 第38-39页 |
3.2.1 菌体及菌落的形态特征 | 第38页 |
3.2.2 菌株XF3的生理生化特征 | 第38-39页 |
3.3 高温好氧反硝化菌的16S rDNA序列测定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菌株Brevibacillus sp.XF3高温好氧反硝化特性研究 | 第41-49页 |
4.1 菌株Brevibacillus sp.XF3生长曲线及高温好氧反硝化性质 | 第41-42页 |
4.2 碳源对菌株生长及高温好氧反硝化脱氮性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4.3 C/N对菌株生长及高温好氧反硝化脱氮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4.4 pH值对菌株生长及高温好氧反硝化脱氮效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4.5 接种量对菌株生长及高温好氧反硝化脱氮效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菌株Brevibacillus sp.XF3的高温异养硝化特性 | 第49-53页 |
5.1 菌株Brevibacillus sp.XF3的高温异养硝化性能 | 第49-50页 |
5.2 菌株Brevibacillus sp.XF3高温异养硝化的影响因素 | 第50-51页 |
5.2.1 pH值对菌株Brevibacillus sp.XF3高温异养硝化作用的影响 | 第50页 |
5.2.2 C/N对菌株Brevibacillus sp.XF3高温异养硝化作用的影响 | 第50-5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53-55页 |
6.1 结论 | 第53页 |
6.2 创新点 | 第53-54页 |
6.3 建议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附录1:Brevibacillus sp.XF316S rDNA序列 | 第63-65页 |
附录2:缩写词表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