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虎凤蝶三种群及黄黑纹野螟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6页 |
1.1 线粒体及线粒体基因组 | 第10-11页 |
1.1.1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 第10页 |
1.1.2 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 第10-11页 |
1.2 线粒体各组分特征 | 第11-12页 |
1.3 线粒体基因组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策略 | 第12-13页 |
1.4 分类单元及物种介绍 | 第13-15页 |
1.4.1 鳞翅目简介 | 第13-14页 |
1.4.2 研究物种介绍 | 第14-15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第2章 研究材料、方法及数据来源 | 第16-26页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6-19页 |
2.1.1 标本材料 | 第16页 |
2.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16页 |
2.1.3 实验的准备工作 | 第16-18页 |
2.1.4 实验方法 | 第18-19页 |
2.2 引物设计与PCR扩增 | 第19-20页 |
2.2.1 引物设计 | 第19-20页 |
2.2.2 PCR扩增及产物的纯化 | 第20页 |
2.3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第20-21页 |
2.3.1 序列的拼接 | 第20-21页 |
2.3.2 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基因注释 | 第21页 |
2.3.3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分析 | 第21页 |
2.4 系统发育分析 | 第21-26页 |
2.4.1 数据来源 | 第21-24页 |
2.4.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24-26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26-56页 |
3.1 结果与分析 | 第26-52页 |
3.1.1 黄黑纹野螟线粒体基因组 | 第26-32页 |
3.1.2 中华虎凤蝶周至种群线粒体基因组 | 第32-39页 |
3.1.3 中华虎凤蝶华阴种群线粒体基因组 | 第39-46页 |
3.1.4 中华虎凤蝶宁陕种群线粒体基因组 | 第46-52页 |
3.2 结果与分析与讨论 | 第52-56页 |
3.2.1 基因组结构及碱基组成的比较 | 第52-54页 |
3.2.2 基因间隔与重叠 | 第54页 |
3.2.3 A+T富集区的比较 | 第54-56页 |
第4章 鳞翅目系统发育关系的探讨 | 第56-70页 |
4.1 系统发育研究数据来源及数据集的比对 | 第56-57页 |
4.1.1 数据来源 | 第56页 |
4.1.2 序列的比对和修饰 | 第56-57页 |
4.2 建树结果 | 第57-69页 |
4.2.1 最大似然法 | 第57-61页 |
4.2.2 最大简约法 | 第61-65页 |
4.2.3 贝叶斯法 | 第65-69页 |
4.3 系统发育结果的分析 | 第69-7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