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路用性能及其承载机理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工业背景 | 第13-14页 |
1.1.2 路用性能及承载机理研究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1.2 粉煤灰路用性能研究发展概况 | 第15-18页 |
1.2.1 粉煤灰作为路堤填料的性能研究 | 第16-17页 |
1.2.2 粉煤灰作为道路掺合料的性能研究 | 第17-18页 |
1.3 粉煤灰路堤填筑技术 | 第18-20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和工作 | 第20-21页 |
第2章 粉煤灰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 第21-34页 |
2.1 概述 | 第21页 |
2.2 粉煤灰的组成与分类 | 第21-25页 |
2.2.1 粉煤灰的颗粒形貌 | 第21-22页 |
2.2.2 粉煤灰的化学成分 | 第22-24页 |
2.2.3 粉煤灰的分类 | 第24-25页 |
2.3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 | 第25-28页 |
2.3.1 粉煤灰的比重与密度 | 第25-26页 |
2.3.2 粉煤灰的液限和塑限 | 第26-27页 |
2.3.3 粉煤灰的颗粒级配与比表面积 | 第27-28页 |
2.4 粉煤灰的力学特性 | 第28-32页 |
2.4.1 粉煤灰的击实特性 | 第28-29页 |
2.4.2 粉煤灰的压缩特性 | 第29-31页 |
2.4.3 粉煤灰的渗透特性 | 第31-32页 |
2.5 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粉煤灰抗剪强度理论研究 | 第34-43页 |
3.1 概述 | 第34页 |
3.2 土的强度理论 | 第34-38页 |
3.2.1 土的屈服与破坏 | 第34-36页 |
3.2.2 土的破坏准则 | 第36-38页 |
3.3 土的抗剪强度机理 | 第38-41页 |
3.3.1 摩擦强度 | 第39页 |
3.3.2 粘聚力 | 第39-41页 |
3.4 影响土体强度的因素 | 第41-43页 |
3.4.1 影响粉煤灰强度的内部因素 | 第41页 |
3.4.2 影响粉煤灰强度的外部因素 | 第41-43页 |
第4章 粉煤灰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 第43-60页 |
4.1 概述 | 第43页 |
4.2 含水量对粉煤灰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43-54页 |
4.2.1 试件制备与试验方法 | 第43-46页 |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4.2.3 粉煤灰总应力强度公式的建立 | 第50-54页 |
4.3 压实度对粉煤灰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54-58页 |
4.3.1 试件制备与试验方法 | 第54-55页 |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58页 |
4.4 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粉煤灰地基承载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 | 第60-71页 |
5.1 概述 | 第60-61页 |
5.2 粉煤灰地基承载力计算 | 第61-68页 |
5.2.1 极限分析上限法 | 第61页 |
5.2.2 模型的建立及解答 | 第61-65页 |
5.2.3 承载力计算 | 第65-68页 |
5.3 粉煤灰高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68-71页 |
5.3.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68-69页 |
5.3.2 稳定性分析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