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8-17页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8-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1.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1.4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重点和方法 | 第14-16页 |
1.2.1 研究重点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 研究特色和创新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特色 | 第16页 |
1.3.2 研究创新 | 第16-17页 |
2 先进典型教育的理论来源及价值体现 | 第17-23页 |
2.1 先进典型教育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1.1 典型 | 第17-18页 |
2.1.2 先进典型 | 第18页 |
2.1.3 先进典型教育 | 第18页 |
2.2 先进典型教育的理论来源 | 第18-20页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先进典型教育思想 | 第18-19页 |
2.2.2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先进典型教育思想 | 第19-20页 |
2.3 先进典型教育的价值体现 | 第20-23页 |
2.3.1 先进典型教育有助于增强对群众引导的示范作用 | 第21页 |
2.3.2 先进典型教育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第21-23页 |
3 十六大以来先进典型教育的实践形态分析 | 第23-32页 |
3.1 “感动中国” | 第23-25页 |
3.1.1 一年一办,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 第24-25页 |
3.1.2 一年一评,形成社会强烈共鸣 | 第25页 |
3.2 “双百人物” | 第25-27页 |
3.2.1 重在评选过程,重在群众参与 | 第26页 |
3.2.2 着眼自我教育,着眼自我提高 | 第26-27页 |
3.3 全国道德模范 | 第27-28页 |
3.3.1 选树典型,深入推进道德实践活动 | 第27-28页 |
3.3.2 道德楷模,引领时代主流价值取向 | 第28页 |
3.4 “最美”典型 | 第28-29页 |
3.4.1 “最美”新词偶然涌现,易被公众传播 | 第28-29页 |
3.4.2 “平民”典型集中涌现,易被公众接受 | 第29页 |
3.5 《平凡的感动》 | 第29-32页 |
3.5.1 发端于网络,选拔于民众 | 第30-31页 |
3.5.2 活跃于基层,传颂于社会 | 第31-32页 |
4 十六大以来先进典型教育的主要成效 | 第32-36页 |
4.1 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 第32-33页 |
4.2 增进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 | 第33-34页 |
4.3 推进了党的先进性建设 | 第34页 |
4.4 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34-36页 |
5 十六大以来先进典型教育的基本经验 | 第36-47页 |
5.1 十六大以来先进典型教育的主要经验 | 第36-40页 |
5.1.1 坚持党对先进典型教育的领导 | 第36-37页 |
5.1.2 注重教育对象的广泛参与 | 第37-38页 |
5.1.3 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技术 | 第38-39页 |
5.1.4 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 | 第39-40页 |
5.1.5 坚持先进典型教育的与时俱进 | 第40页 |
5.2 十六大以来先进典型教育的现实启示 | 第40-47页 |
5.2.1 坚持先进典型的科学化选树 | 第41-42页 |
5.2.2 注重先进典型的可持续培养 | 第42-43页 |
5.2.3 推动先进典型教育方法创新 | 第43-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