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10页 |
一、成人监护监督制度概述 | 第10-15页 |
(一) 成人监护监督制度的概念及性质 | 第11-13页 |
1. 成人监护监督制度的概念 | 第11-12页 |
2. 成人监护监督的性质 | 第12-13页 |
(二) 成人监护监督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1. 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 第13页 |
2. 法律上的实质平等 | 第13-14页 |
3. 私法自治与公权干预 | 第14-15页 |
二、成人监护监督主体 | 第15-21页 |
(一) 成人监护监督模式与成人监护监督主体 | 第15-17页 |
1. 不同成人监护监督模式下的成人监护监督主体 | 第15-17页 |
2. 我国选择的成人监护监督模式及成人监护监督主体 | 第17页 |
(二) 成人监护监督机构的选择 | 第17-19页 |
(三) 成人监护监督人的选择 | 第19-21页 |
三、成人监护监督的职责 | 第21-24页 |
(一) 成人监护监督机构的职责 | 第21-23页 |
1. 对成人监护人和监督人的指定权和撤销权 | 第21-22页 |
2. 重大监护事务的决定权 | 第22页 |
3. 成人监护监督机构的主要义务 | 第22-23页 |
(二) 成人监护监督人的职责 | 第23-24页 |
1. 查阅权 | 第23页 |
2. 调查报告权 | 第23-24页 |
3. 批准权 | 第24页 |
4. 成人监护监督人的主要义务 | 第24页 |
四、成人监护监督的措施 | 第24-26页 |
(一) 成人监护的信息登记制 | 第25页 |
(二) 成人监护人与监督人的定期述职制 | 第25页 |
(三) 成人监护事务走访与举报机制 | 第25-26页 |
(四) 对成人监护人与监督人必要的追责处罚机制 | 第26页 |
五、我国成人监护监督制度的法律规定及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建议 | 第26-32页 |
(一) 我国法律对成人监护监督制度的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1. 成人监护监督主体不明确 | 第27-28页 |
2. 成人监护监督职责不明确 | 第28页 |
3. 缺乏有力的成人监护监督措施 | 第28-29页 |
(二) 我国成人监护监督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29-32页 |
1. 明确成人监护监督主体 | 第29-30页 |
2. 明确成人监护监督职责 | 第30-31页 |
3. 完善成人监护监督措施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