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与商标权冲突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商标权与地理标志关系概述 | 第10-15页 |
(一) 商标权与地理标志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1. 商标权的概念 | 第10页 |
2. 地理标志的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二) 商标权与地理标志的联系与区分 | 第11-13页 |
1. 商标权与地理标志的联系 | 第11页 |
2. 商标权与地理标志的区分 | 第11-13页 |
(三) 我国地理标志立法现状 | 第13-15页 |
1. 商标法保护 | 第13-14页 |
2. 地理标志行政法规保护 | 第14页 |
3. 其他法律对地理标志的保护 | 第14-15页 |
二、商标权与地理标志冲突具体表现及原因 | 第15-19页 |
(一) 商标权与地理标志冲突原因分析 | 第15-18页 |
1. 识别指向不同 | 第15页 |
2. 外延重叠 | 第15-16页 |
3. 多元保护模式不协调 | 第16-17页 |
4. 禁止注册地名范围不规范 | 第17-18页 |
(二) 地理标志与商标权冲突具体表现的类型 | 第18-19页 |
1. 普通注册商标权与地理标志的冲突 | 第18页 |
2. 驰名商标权与地理标志产品的冲突 | 第18-19页 |
3. 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与地理标志之间的冲突 | 第19页 |
三、商标权与地理标志冲突解决的原则 | 第19-25页 |
(一) 保护在先权利原则 | 第19-20页 |
1. 保护在先权利原则的概念 | 第19-20页 |
2. 保护在先权利原则的不足 | 第20页 |
(二)地理标志优先保护原则 | 第20-23页 |
1. 地理标志是公共资源 | 第21-22页 |
2. 地理标志具有驰名商标的法律属性 | 第22页 |
3. 地理标志自我保护能力弱 | 第22-23页 |
4. 地理标志优先保护有助提升国际竞争力 | 第23页 |
(三) 利益平衡原则 | 第23-24页 |
(四) 诚实信用原则 | 第24-25页 |
四、解决商标权与地理标志冲突的思考 | 第25-29页 |
(一) 改变多元保护模式 | 第25-27页 |
(二) 规范禁止注册的行政区域范围 | 第27页 |
(三) 加强地名第二含义审核 | 第27-29页 |
结论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