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合同法论文

我国合同法视域下的信赖利益保护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1-12页
一、信赖利益保护的基础理论第12-21页
    (一)信赖利益的学说第12-14页
        1.损失说第12页
        2.处境变更说第12-13页
        3.利益说第13页
        4.权利说第13-14页
    (二)信赖利益的特征第14-15页
        1.信赖利益的消极性第14页
        2.信赖利益的隐蔽性第14页
        3.信赖利益的善意性第14-15页
        4.损失发生的间接性、客观性和广泛性第15页
    (三)信赖利益与相关概念第15-17页
        1.信赖与信赖利益第15-16页
        2.信赖利益与返还利益、履行利益第16-17页
    (四)合同法中信赖利益保护的特殊性第17-20页
        1.合同法的信赖利益保护方式的特殊性第18-19页
        2.合同法的信赖利益保护价值第19-20页
        3.责任分配依据的特殊性第20页
    (五)小结第20-21页
二、信赖利益保护模式的域外法考察第21-24页
    (一)大陆法系国家关于信赖利益的保护第21-22页
    (二)英美法系国家信赖利益保护的模式第22页
    (三)两大法系关于信赖利益理论的比较第22-24页
        1.相同点第23页
        2.不同点第23-24页
    (四)小结第24页
        1.信赖利益范围的界定第24页
        2.信赖利益的计算第24页
三、我国合同法信赖利益保护制度的现状及其评析第24-28页
    (一)我国信赖利益保护制度现状第24-26页
        1.缔约过失责任下的消极保护第25-26页
        2.信赖利益积极保护之内容第26页
    (二)我国信赖利益保护制度的不足和弊端第26-28页
        1.过于严苛的故意要件第27页
        2.不完整的立法列举第27页
        3.立法体例的不完善第27-28页
        4.法律用语不严谨第28页
四、我国信赖利益保护制度的完善建议第28-32页
    (一)信赖利益内涵与范围的准确界定第28页
    (二)信赖利益损害赔偿构成要件的明确第28-30页
    (三)合同法第42条、第51条的完善第30页
    (四)信赖利益制度立法体系的调整第30-31页
    (五)引入证据优势规则完善举证责任第31-32页
结论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37页
致谢第37-38页
研究生履历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成人监护监督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中的举证责任分配与证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