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0-11页 |
缩略表 | 第11-12页 |
摘要 | 第12-13页 |
Abstract | 第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引言 | 第14页 |
1 LFNR功能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1 铁氧还蛋-NADP~+氧化还原酶的类型 | 第14-16页 |
1.2 拟南芥中的铁氧还蛋白-NADP~+氧化还原酶 | 第16页 |
1.3 水稻中的铁氧还蛋白-NADP~+氧化还原酶 | 第16-17页 |
2 LFNR锚定到类囊体膜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2.1 LFNR的互作蛋白Tic62 | 第17-18页 |
2.2 FNR的互作蛋白TROL | 第18-19页 |
3 淀粉的分解代谢受昼夜节律调控研究 | 第19-20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OsLIR1进化分析 | 第21-2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页 |
1.1 LIR1家族系统进化树 | 第21页 |
1.2 LIR1家族蛋白序列联配 | 第21页 |
1.3 OsLIR1蛋白二级结构预测 | 第2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4页 |
2.1 LIR1家族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21-22页 |
2.2 LIR1家族蛋白多序列联配分析 | 第22-24页 |
2.3 OsLIR1蛋白二级结构预测 | 第24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光促进OsLIR1蛋白降解的研究 | 第25-40页 |
1 OsLIR1蛋白表达研究 | 第25-33页 |
1.1 材料 | 第25页 |
1.2 方法 | 第25-31页 |
1.2.1 OsLIR1基因启动子融合CDS连Flag标签载体构建 | 第25-26页 |
1.2.2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基因 | 第26-29页 |
1.2.3 OsLIR1蛋白表达研究和Western blot分析 | 第29-31页 |
1.2.4 OsLIR1在MG132、E-64d处理条件下降解实验 | 第31页 |
1.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1.3.1 OsLIR1蛋白表达研究 | 第31-33页 |
1.3.2 OsLIR1蛋白降解途经研究 | 第33页 |
2 OsLIR1蛋白原核表达、纯化 | 第33-37页 |
2.1 材料 | 第33-34页 |
2.2 方法 | 第34-36页 |
2.2.1 GST-LIR1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4-35页 |
2.2.2 GST-LIR1原核蛋白诱导和纯化 | 第35-36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3 GST-LIR1体外光降解实验 | 第37-38页 |
3.1 材料 | 第37页 |
3.2 方法 | 第37-38页 |
3.2.1 体外蛋白降解提取液的制备 | 第37页 |
3.2.2 GST-LIR1体外降解实验 | 第37-38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8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38-40页 |
第四章 OsLIR1互作蛋白研究 | 第40-52页 |
1 OsLIR1互作蛋白研究 | 第40-46页 |
1.1 材料 | 第40页 |
1.2 方法 | 第40-45页 |
1.2.1 免疫亲和纯化筛选互作蛋白的研究 | 第40-41页 |
1.2.2 酵母双杂 | 第41-43页 |
1.2.3 Co-IP实验 | 第43-45页 |
1.3 结果与讨论 | 第45-46页 |
2 OsLIR1与LFNR共定位研究 | 第46-51页 |
2.1 材料 | 第46-47页 |
2.2 方法 | 第47-50页 |
2.2.1 OsLIRlp-LIR1-GFP载体构建 | 第47页 |
2.2.2 含OsLIRlp-LIR1-GFP质粒农杆菌侵染烟草 | 第47页 |
2.2.3 烟草叶片原生质体的制备 | 第47-48页 |
2.2.4 水稻叶绿体不同组分的分离 | 第48-50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50-51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1 结论 | 第52页 |
2 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