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黑曲霉糖化酶淀粉结合区环化重排及其对糖化酶生淀粉降解性能的影响

致谢第8-10页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前言第14-16页
材料与方法第16-44页
    1. 实验菌株和质粒第16页
    2. 培养基第16-18页
        2.1 YPD培养基第16-17页
        2.2 LB培养基第17页
        2.3 pet28a原核体系表达培养基第17页
        2.4 MD培养基第17页
        2.5 发酵表达培养基第17-18页
    3. 实验仪器和装置第18页
    4. 试剂盒、工具酶和化学试剂第18-21页
        4.1 试剂盒第18页
        4.2 工具酶第18页
        4.3 化学试剂第18-21页
    5. 引物设计第21-23页
        5.1 ANG糖化酶基因获得引物第21页
        5.2 ANG-SBD基因环化引物第21-22页
        5.3 重组质粒构建验证引物第22页
        5.4 ANG-SBD的SBD结构域区域被替代所用引物第22-23页
    6.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23-44页
        6.1 黑曲霉糖化酶基因的SBD结构域的环化及SBD-pet28a重组载体的构建第23-30页
        6.2 黑曲霉糖化酶基因毕赤酵母表达载体ANG-SBD-pPIC9K的构建第30-37页
        6.3 六种环化基因替代ANG-SBD-pPIC9K载体的SBD结构域,获得六种重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第37-38页
        6.4 pet28a重组菌株的表达实验第38-41页
        6.5 六种环化重组菌株和ANG-SBD-pPIC9K对照菌株表达实验第41-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62页
    1. 黑曲霉基因组SBD结构域的环化及六种目的基因的获得第44-49页
        1.1 CPred软件预测环状变换位点第44-46页
        1.2 糖化酶SBD的环化第46-47页
        1.3 SBD-pet28a重组载体的构建和鉴定第47-49页
    2. 构建ANG-SBD-pPIC9K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第49-53页
        2.1 重叠PCR获得糖化酶目的基因第49-51页
        2.2 In-fusion体系的连接第51-52页
        2.3 ANG-SBD-pPIC9K载体的鉴定第52-53页
    3. 环化突变基因代替黑曲霉糖化酶基因SBD结构域区域第53-56页
    4. pet28a重组菌株的表达实验结果第56-58页
        4.1 环状变换后不同的SBD片段的纯化第56页
        4.2 不同SBD片段对生淀粉结合性能的比较第56-58页
    5. ANGCP-pPIC9K六种重组菌株的表达结果第58-62页
        5.1 毕赤酵母菌株发酵条件优化第58-59页
        5.2 六株环化突变重组菌株和对照菌株的蛋白表达实验结果第59-62页
全文总结第62页
创新点第62-63页
展望第63-64页
文献综述第64-79页
    1. 淀粉酶研究进展第64-67页
        1.1 淀粉第64页
        1.2 淀粉酶第64-67页
    2. SBD研究进展第67-78页
        2.1 微生物淀粉结合结构域(Starch binding domain,SBD)第67-69页
        2.2 分类第69-74页
        2.3 SBD的应用第74-75页
        2.4 蛋白质的环化第75-78页
    3.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思路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9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膜荚黄芪和大豆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下一篇:水稻光敏感蛋白OsLIR1与LFNR互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