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普通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7-1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2-13页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3页 |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3-14页 |
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4-15页 |
2.4 自主学习理论 | 第15-16页 |
3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 第16-20页 |
3.1 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 第16-17页 |
3.2 物理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 第17-18页 |
3.3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模式 | 第18-19页 |
3.4 新课改后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 第19-20页 |
4“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第20-23页 |
4.1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概念的界定 | 第20-21页 |
4.2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内涵 | 第21页 |
4.3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特征 | 第21-23页 |
5“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普通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 | 第23-34页 |
5.1 “学案”的编写 | 第23-25页 |
5.2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实施过程 | 第25-27页 |
5.3 教学案例 | 第27-31页 |
5.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6 结论 | 第34-37页 |
6.1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评价 | 第34-35页 |
6.2 结论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附录一 | 第38-39页 |
附录二 | 第39-45页 |
致谢 | 第45页 |